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即对照组(S组,20例),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组(F组,20例),2μg/kg;艾司洛尔组(E组),先1mg/kg,并以50μg.kg-1·min-1(E1,20例)或100μg.kg-1.min-1(E2,20例)速度维持。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前及后1、3、Smin,切皮前及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变化。 结果: 插管后1minS组,F组和E1组SBP,HR,明显升高,E2组没有明显变化。插管后1、3minF组,E1组,E2组SBP均低于S组(P<0.01)。插管后1、3minE1和E2组HR和BIS明显低于S组(P<0.01)。切皮后各组SBP、HR和BIS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艾司洛尔1mg/kg后给予100μg—.kg-1.min-1维持输注可稳定七氟烷吸入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BIS增加。
其他文献
2013年7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预算与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布了“2015财年科技预算优先方向”的备忘录,以指导各联邦机构编制2015财年科技预算。该备忘录侧重于对跨部门研发活动提供指导,确定了先进制造、清洁能源、全球气候变化、信息技术、生物与神经科学、政府科学决策、国家安全、创新与商业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预算优先方向。  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和创新是拓展人类知识疆界的主要引擎,是应对21世纪挑战
专家简介:  徐恪,2001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和P2P等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中国科技论文”编委,国际期刊Networking Science编委,IEEE Network网络虚拟化专刊Guest Editor,担任IEEE GLOBECOM,IEEE IC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