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是一位无产阶级作家。小时候所受的革命熏陶和现实社会斗争使他具有强烈的革命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他关注现实社会,毕其一生投身革命,用文学之笔为之摇旗呐喊。在解放区文学中,他用短小的篇制、清新的笔调、优美的形象开创了“诗化”小说的先河,成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为解放区文学做出独特贡献,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解放后,孙犁以文学为园地,着力表现新社会,抒发对新中国的热爱。同时,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坚定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使他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解放后的现实社会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们随之产生的思想变化是现实存在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淳朴思想被个人主义侵蚀,这种变化引起了作家深刻的忧虑和思考。“文革”中,作家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文革”中所展现的人性的“恶”拷问作家的心灵。新时期,历经沧桑的孙犁感触良多,他用文学的方式探讨人生、反思人性并告诉大家:人性本身并不“恶”,只是在外界非常态的挤压之下,其中的“恶”才会被呼唤出来并加以放大。所以,“文革”中,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文革”的牺牲品。孙犁不遗余力地培养文学新人。当年,刘绍棠、丛维熙等文学青年就是追寻孙犁所开创的独特文风走上了文学之路,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荷花淀”派。在这些作家的成长过程中,孙犁不仅是他们创作实践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做人的楷模。孙犁通过自己的实践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