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并深入分析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对认知训练的认识以及促进和阻碍老年人坚持进行计算机认知训练的因素,为改善老年人年龄相关认知功能衰退、提升认知功能储备,提高老年人参与计算机认知训练的依从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混合方法研究,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市大东社区、和平社区和沈北社区中纳入认知健康的老年人。1.采用区组随机化进行分组,干预组采用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对照组采用难度固定的计算机认知训练,干预频率为每周3次,30分钟/次,共10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即刻、干预结束后1个月分别使用Mo CA(北京版)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形状连线测验和Stroop色词测验评估老年人的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2.量性研究结束后,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选取参与本次干预研究的13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以了解老年人在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时的感受以及促进或者阻碍老年人坚持计算机认知训练的因素。所有访谈均录音,并转录为Word逐字稿,将资料导入Nvivo11中,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分类、归纳,最终提炼主题。3.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2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多个相关样本的Friedman M检验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之间总体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例老年人,其中干预组、对照组各18例。采用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1.本研究中干预组平均年龄为69.11±8.1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74.22±7.86岁,干预组有女性12例,男性6例,对照组有女性7例,男性11例。干预组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人,对照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5人,两组一般资料和认知功能均具有可比性。2.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的总体认知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总体认知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干预组内,干预结束后1个月的顺背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三个时间点顺背和倒背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干预结束后即刻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的短延迟回忆、线索回忆、再认回忆和回忆总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在干预结束后即刻、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的线索回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干预结束后即刻,干预组STT-A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结束后即刻干预组的STT-B耗时显著缩短(P<0.05)。干预结束后即刻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组的STT-B耗时和反应抑制速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6.质性访谈发现影响老年人愿意参与计算机认知训练的因素包括:(1)个人特质(包括社会责任感、有空闲时间);(2)对认知训练的认识程度;(3)专业人士的支持。促进老年人坚持计算机认知训练的因素包括:(1)个人特质(包括有空闲时间、情绪、坚持的性格);(2)外界激励(包括群体激励和工作人员的监督);(3)正性感受(包括大脑功能和情绪的改善);(4)对认知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阻碍老年人坚持计算机认知训练的因素包括:(1)电脑操作不熟练;(2)训练设置不完善(包括训练时间设置较长、训练说明较模糊、训练较枯燥、个别训练节奏太快)以及(3)对认知训练的认识程度较低。7.从硬件设备的准备、训练系统支持以及主观的使用感受上均说明,计算机认知训练在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结论:1.本研究发现与难度固定的计算机认知训练相比,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社区认知健康老年人的总体认知功能、线索回忆、再认回忆和执行功能,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延续效应。但难度自适应计算机认知训练在注意力方面的改善效果较局限,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验证。计算机形式的认知训练在社区健康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2.老年人对认知训练的认识不足,且不了解认知训练的途径,需要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健康宣教。同时应制定个性化认知训练方案,循序渐进提高训练难度,从而保证参与者的依从性。
其他文献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的心血管病已成为21世纪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死亡原因的心血管病之一,鉴于AS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寻找高效的AS的防治措施迫在眉睫。炎症反应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内皮损伤是初始因素。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与AS息息相关。细胞焦亡(pyroptosis),一种不同
目的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再现,并根据临床数据,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特征探讨了ISR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IS R提供了依据。ISR。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了377例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并在1年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病例分为ISR组和非ISR组。ISR被认为是PCI后管腔直径减少了50%以上。IS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异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将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的早期评估和凝血异常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9例(年龄≥65岁,男40例,女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凝血功能正常组(A组,n=29)、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从而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来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方法:共纳入并筛选出自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的NLR的最佳截断值(2.9943)及RDW的最佳截断值(13.65),将患者按照NLR>2.9943或RD
目的:对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绝经后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因胸闷、胸痛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并完善造影检查确诊的84名绝经后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选取同期因胸闷、胸痛来诊,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小于50%的40名绝经后女性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
目的:血流感染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革兰阴性菌是引起血流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来源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本研究通过比较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抗生素耐药性及临床预后,旨在为临床快速预测和识别血流感染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从而更好地提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属于一类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且在病变处的血管壁上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大量死亡,这一过程促进了AS的发生及进展。细胞焦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证明其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AS。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是位于血液和间质组织间的一层细胞,能够阻碍内源性的危险信号,从而发挥着屏障作用。既往研究证明ECs死亡是AS发
营房项目作为政府军费投资的项目,合理控制项目造价,有利于节约国家资源,节约军事建设项目成本。价值链分析方法提出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抓住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做到事半功倍。本文研究基于价值链的营房项目造价管理,以期对营房项目建设投资实施有效管控。本文根据对价值链、造价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营房项目建设单位的视角,结合我国营房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构建军队营房项目造价管理的价值链模型,以合理利用有限资
目的:与常规的T细胞(αβT细胞)不同,γδT细胞可以不受MHC分子的限制而识别各种类型的抗原,并且各个亚群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是对抗感染有力的效应细胞。γδ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诱导的,并且γδT细胞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裂解酶发挥潜在的免疫功能。它们具有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抗病毒活性,可用于向CD4+T和CD8+T细胞呈递抗原,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