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社会俨然已是一个充满合作的社会,国家间、地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无不需要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地合作。因此,合作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合作意识的养成对其今后走向社会,走进工作岗位以及处理人际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也是各方矛盾的凸显期,难免会对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产生阻碍作用。本文正是以社会转型期作为大背景,以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转型期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对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的养成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大学生同辈群体以及合作意识作出学理上的论述,同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视角对本文中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给出笔者的界定。所谓大学生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志趣、专业背景、学术追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一致的心理认同和行为追求的大学生之间自由结合所形成的一种人际交往的群体。合作意识即指人们对合作作为实现共同追求目标所采取的合力行动在心理层面、情感层面的认知。合作意识包含对合作目标、合作方式的认同,对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分歧的容忍,对合作伙伴的包容以及对合作结果的认可。通过对大学生同辈群体以及合作意识的概念界定,探究出合作意识的具体层次以及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养成所包含的规律性,为第三部分转型期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养成的路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二部分主要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同辈群体在意识形态、交往方式以及大学生同辈群体亚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做出阐释,同时对已有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对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养成的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养成的路径探析。从高校加强合作意识教育、改善“合作型”教学方式、开展合作实践活动、完善“合作型”校园文化;同辈群体加强合作实践体验,即在交往实践中增进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从“虚拟”交往走向“现实”交往、形成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社会加强合作环境的构建等三方面对转型时期大学生同辈群体合作意识的养成提出具体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