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的双面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决定行为,从而决定经济绩效。中国的财政分权在保证地方经济发展经济权利的同时,借助于特有的官员政治晋升模式,加强了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是经济分权与垂直政治治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式财政分权的体制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政府诱致型的波动是对中国经济最合理的刻画。基于这样一个视角,本文选取1994—2008年29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发现财政分权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产生长期的经济增长效应,而且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带来短期波动效应。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和预算软约束相互作用会激励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都采用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正是这种财政政策导致了经济的波动,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分权体制本身。文章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给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在保持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实行公共财政,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生产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型。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中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
在现实中,技术领先者和技术跟随者之间的企业纵向边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领先者的企业纵向边界范围较大,而技术跟随者的企业纵向边界范围相对较小。因此,本文从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资源能力论和产权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差距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随着经济体接近世界技术前沿而改变。模型中的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包括纵向一体化和生产外包。在纵向一体化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