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城市基层社区管理方式也探寻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价值飞跃。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推动下,社区相关利益主体共同致力于公共事务的解决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已成为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实质上就意味着政府单一向度主导的行政型社区体制时代已不复存在,包括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格局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而基于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衍生出来的协同治理理论以其特有的主旨内核和分析视角为这一问题的解析提供了基于学理意义上的深入分析和实践体察。协同治理理论将研究视角转向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性、有序性和参与性,关注多元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和渠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后,所达到的功能整合、机制整合与行动整合的程度。有鉴于此,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城市社区多元主体间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索主体间协同共治的应然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尝试在协同治理视阈下明晰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以此为主线展开论述。首先,从理论起源、基本内涵与对城市社区多元主体间关系理顺的指导性意义三个方面对治理理论、协同理论、协同治理理论进行细致梳理。其次,在综合理论、现实、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包括执政党系统、行政系统、社会系统、市场系统、自治系统在内的五大类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并在着重分析各治理主体的合理角色与职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两个维度出发厘清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应然互动逻辑关系。最后,以现实为考察,以系统内部与外部为基点,总结出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实现协同共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试图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支撑探索完善多主体间网络互动关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