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高原地区特殊气候以及环境了解的基础上,以如何有效提高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主要是早期以及后期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为目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混凝土冻融损伤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个前提下对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环境混凝土抗冻典型的气候特征进行探讨。同时,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有关年均冻融次数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冻融次数的计算公式对不同高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抗冻设计进行区域性划分,在这个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提供各个高原地区的推荐抗冻设计值,为青藏高原地区的混凝土抗冻设计打下基础。(2)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低温搅拌的方式来模拟青藏高原地区的低气压环境,并对混凝土在低气压环境下掺加的四种引气剂的含气量、结构参数以及气泡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得出的结果不难发现,新拌合引气混凝土随着气压递减含气量也会呈现线性递减,当外界环境气压低于50kpa时,混凝土中的含气量就会下降大约一半。以此作为根据,从而提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抗冻性改进的措施,并根据这些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另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对青藏高原地区抗冻设计的不同引气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为不同等级下抗冻设计提供试验依据。(3)建立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材料特征参数和耐久性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主要是水灰比、气泡间距系数以及含气量这三个方面,同时结合前面有关不同高原地区冻融等级的划分,并结合引气混凝土在低气压环境下含气量的变化规律,对抗冻混凝土的设计规范进行优化,最终提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的设计方法及预防措施。通过研究,可以提高抗冻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早预防混凝土出现的各种病害,对实际的工程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