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肿瘤标记物联合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en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患者原发肿瘤的病理学结果、肿瘤学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06-2020.06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2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发生肝转移,将其分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观察组)和非肝转移组(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有无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肺肾脏等系统疾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AFP);病理资料,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另外针对观察组病人需额外收集影像学诊断肝转移的阳性率、肝脏转移的部位、数量及大小、行手术治疗时有无行肝切除(包括肝脏楔形切除、规则性肝切除、局限性肝切除),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计量资料是否为正态分布采用K-S检验,连续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一般、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独立T检验;柱状图表示检测指标阳性率的高低,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预测指标,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相关因素有无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268例,其中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50例,两组之间在性别、BMI、有无基础性疾病、原发肿瘤的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方面两组(61.55±10.68 vs 53.97±1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脉管、神经浸润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肿瘤标志物两组,CEA、CA199:(25.46(9.18,66.41)vs3.76(2.19,9.09)、43.93(14.52,80.52)vs 8.01(3.71,17.99)),在两组之间有差异,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CA125、AF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指标阳性率方面,CEA阳性率:52.54%,CA199阳性率:43.20%,CA125阳性率:34.74%,AFP阳性率:11.80%;腹部B超阳性率:68.64%,腹部CT阳性率:89.83%,肝胆胰脾MRI阳性率:94.91%;在联合检测中CEA+CA199+CA125+AFP阳性率最高达67.79%,影像学联合检测中B超+腹部CT+肝胆胰脾MRI阳性率最高,达98.30%;联合CEA、CA199及MRI检查,阳性率达99.1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分期、CEA、CA199纳入多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淋巴结分期、CEA、CA19-9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CEA、CA199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在判断术前有无肝转移应该结合影像学,尤其是联合腹部CT、MRI,其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检测指标,更有助于临床中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OCs)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为腺癌;(2)肿瘤侵犯
目的:1.检测胰腺癌中KRT17的表达意义;2.检测了KRT17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生物学作用;3.揭示KRT17促细胞增殖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18例胰腺癌患者术后肿瘤及癌旁样本,应用qPCR方法检测KRT17的表达;通过分析胰腺癌数据集(来自TCGA数据库),进而分析KRT17的表达;下载胰腺癌临床信息(来自TCGA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RT17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
目的:探讨LncRNA PTPRD-AS1在卵巢癌中差异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1通过在线数据库了解目的基因LncRNA PTPRD-AS1,寻找LncRNA PTPRD-AS1的上游调控基因。1.2从癌TCGA和GTEX数据库分别下载了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的e RNA-seq表达谱,使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将数据集进行整合,选择出目的基因并且分析其
目的:本研究是从幽门区域淋巴结(幽门上、下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来探讨全胃手术的必要性,并分析其幽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比分析经腹入路的全胃切除术和经腹入路近端胃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
目的:比较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incision for radical resection colorectal cancer,LACR),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肛门)标本取出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removal through natural cavity specimens,NOSES)两种手术
目的:(1)通过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探究蜂毒肽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2)通过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探究蜂毒肽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3)通过q PCR和WB检测蜂毒肽对膀胱癌细胞mi R-146a、NUMB以及NOTCH2表达的影响。(4)探究在膀胱癌中过表达mi R-146a对NUMB以及NOTCH2的影响。(5)探究过表达NUMB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新加坡在人多地少的约束条件下取得了高效宜居的城市建设成果,研究其容积率空间分布规律,对我国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新加坡容积率分布特征研究以总规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的方法。研究发现:新加坡整体分布特征上延续“一环一带”发展,用地以中高强度建设为主,但总体容积率适宜;在极值集聚程度上,形成一核集聚多心散布的特征;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容积率分布呈现内高外低、南高北低。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有效预防AL发生和降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AL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严格遵循TME手术操作原则)的231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L将这些患者分为AL组和无AL组,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潜在的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新靶点,并进一步结合肿瘤数据库、临床病理标本及生物实验室研究进一步明确该新靶点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GEO综合数据库中下载2张基因芯片,采用GEO2R交互式网络分析工具寻找两张芯片中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而使用DAVID在线注释工具对DEGs进行功能注释及预测其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采用STRING数据库对DEGs进行PP
目的:探索不同因素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转归的关系,找到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腋窝淋巴结由阳性降期为阴性的相关因素,为符合这些因素的部分新辅助治疗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从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甲乳外科收治的所有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患者中的80例,这些患者都是新辅助治疗前腋窝淋巴结阳性、均接受目前临床常用的规范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治疗周期为4~8个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