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纂遵循“一标多本”原则,目前主要通行的四种版本分别为: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北师大版。其中,前三种版本使用范围最广。不同的版本的教科书各有千秋,其差异性为比较研究以及教科书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空间。中学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的成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归纳:一是国际视阈下的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最初始于中外比较,后又逐渐出现了港、台地区与大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二是国内历史教科书双维比较研究,包括新、旧版本比较研究,国内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不同版本间“艺术史”部分的比较研究目前成果较少,多集中在中学教师的经验之谈,内容主要涉及“艺术史”教学中的宏观把握、方法策略以及教学误区等方面。除了部分教师的经验之谈,也有学者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与资源整合。“艺术史”于实现历史教育价值、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艺术”又因其固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家国意识、民族认同感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目前通行的课程标准与定位于核心素养的正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来看,“中国古代艺术”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对其展开比较研究并提出教科书使用建议与教学建议也势在必行。三个版本“中国古代艺术”部分在框架结构、内容设置、辅文系统方面均有不同,各有优缺点。人教版叙述简洁、高度概括,但内容过于空洞;人民版扩展丰富、知识点选取较为细致,但存在部分内容偏向专业、细散的状况;岳麓版图文阅读资料较多、文笔叙述生动详细,却有知识脉络不清晰、缺乏系统性的缺点。因而教师在对教科书进行处理的时要注意重新整合课程线索,灵活利用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多个版本教科书交互补充。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时代为主线,从历史视角认识艺术发展历程;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立意,实现“中国古代艺术”教学的精神价值;提高学生参与度,设计展示性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