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换句话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等与班级有关的人员共同处理班级事务,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合理的规章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以促进教育目标达成的一系列活动。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织概念和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探讨班级管理问题关系重大,意义深远。本论文从笔者所在的一所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着手,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走向自律的班级管理策略。班级管理的自律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地全面地发展。在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塑造自律的精神,使班级管理模式真正走向自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撰写此论文的原因及意义,也对“班级管理”、“自律”等概念进行了解释。第二部分对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总结了走向自律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第四部分提出了走向自律的措施。本论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采用具体案例来说明问题,又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