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衍生物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和生物黏附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高分子水凝胶体是一种溶胀在水或生理液体中的高分子网络,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用于药物载体以及组织修复上。本文将壳聚糖改性,制备得到水溶性好的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羟丙基壳聚糖(HPCS)。以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脱水剂,同羧甲基壳聚糖交联制备得到EDC/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在EDC存在的情况下,将柠檬酸(CA)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制备成为柠檬酸衍生物(CAD),以CAD为交联剂,分别同羧甲基壳聚糖和羟丙基壳聚糖交联制备得到水凝胶。对三种不同的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在水凝胶体系中加入纳米银,提高水凝胶的抗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EDC/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以EDC为交联剂,制备得到EDC/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使用红外、X衍射和扫描电镜确定结构,系统测试了EDC/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凝胶时间、溶胀性、释药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凝胶时间随着EDC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羧甲基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强酸、去离子水和偏碱性的环境下凝胶溶胀,在pH3-5下,凝胶收缩,具有pH敏感性,凝胶对牛血清蛋白(BSA)的释药在pH=1.2的环境下最快,4小时可释放80%的药物,在凝胶体系中引入纳米银,可显著提高凝胶的抗菌性。   2.柠檬酸衍生物(CAD)/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将CAD同羧甲基壳聚糖交联制备得到CAD/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使用红外、X衍射和扫描电镜确定结构,系统测试了CAD/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凝胶时间、溶胀性、释药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凝胶时间随CAD加入量和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最短的凝胶时间为150s,凝胶在强酸、pH>6的情况下,凝胶溶胀,在pH=1.2和去离子水环境下在最高溶胀度可达453%和920%,pH2-5下,凝胶收缩,具有极强的pH敏感性,凝胶在pH=1.2的释药性最快,4小时可释放95%的药物,在凝胶体系中引入纳米银,可显著提高凝胶的抗菌性。   3.柠檬酸衍生物(CAD)/羟丙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将CAD同羟丙基壳聚糖交联制备得到CAD/羟丙基壳聚糖水凝胶。使用红外、X衍射和扫描电镜确定结构,系统测试了CAD/羟丙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凝胶时间、溶胀性、释药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凝胶时间随CAD加入量和羟丙基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最短的凝胶时间为50s,凝胶在不同的pH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溶胀性,其中在pH=1.2下,溶胀性最快,最高为69%,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凝胶在pH=1.2的释药性最快,4小时可释放80%以上的药物,在凝胶体系中引入纳米银,可显著提高凝胶的抗菌性。   以上研究表明,三种水凝胶都在模拟胃液(pH=1.2)的情况下都具有较快的释药性,纳米银的加入,使凝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有望开发成为新的药物载体,应用于医药领域。
其他文献
溴酚类化合物是各种海藻、海鞘和海绵等海洋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在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抗血栓、抗炎、α-葡萄糖苷酶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生物拒食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然而,由于溴酚在海藻中含量低,分离难度大,极大地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故本课题设计并合成了卤代羟基二苯甲酮和卤代羟基二苯甲烷两个系列的卤酚类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生物活性研究,并
聚合物胶束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壳核结构和性质,在纳米给药系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具有肝靶向性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聚合物胶束,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癌活性。本文以本课题组自制的含不同脂肪链取代度的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聚合物胶束的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聚合物胶束,并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筛选出具有合适C
纳米粒(nanoparticle)是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度在纳米级别(1-1000nm)的固态胶体颗粒体系。在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高度分散于由高分子材料形成的纳米尺度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