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始终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着改革,试图找到一种合适的保障方式,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来最大程度保障人们医疗卫生健康需要。但是,近几年来,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加了医疗保险的给付负担,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有效控制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医疗卫生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医疗费用的增长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医疗机构从非营利性质的公共事业组织逐渐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准企业”性质的营利性的组织。加之政府职能的缺失,医疗消费需求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医疗保险相关主体之间缺乏协调、沟通和监管控制机制。这一方面势必造成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出现失衡,直接威胁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医疗保险的基本目的难以实现,参保者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保证,背离了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本文以当前社会医疗保险改革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医疗费用为研究的主轴,运用问卷调查、实证调研和文献法等,分析了医疗保险相关主体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并就医疗费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调取了某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病例档案,运用Excel和SPSS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政府、医药机构、患者和医保机构四个医疗保险的相关主体对医疗费用上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原因是政府监管责任较弱;医院、医保机构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患者医疗消费过度膨胀。医疗保险相关主体因追求各自利益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归根结底,不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医疗费用增长的两大根源。最后,本文提出了费用控制与规避道德风险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明确了相关主体各自的责任,为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提供了建议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