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办公室人群肥胖程度的有效步行量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在办公室人群中开展健走干预项目,提高办公室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分析其肥胖程度与日均步行量、有效步行量的关系;探究健走对办公室人群超重肥胖程度的改善效果;探索适合超重肥胖办公室人群的健走推荐量。研究方法:以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开展的“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干预项目为依托,共得到15688名职业人群的完整数据。报名参加该项目的人总计21939名,分别来自中国6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国家/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私有企业等,以自愿形式参与为期100天的健走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统一的仪器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体脂率、腰围。计步器测量指标为总步数、有效步数。采用自填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等信息。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健走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结果:在100天的健走干预项目中,研究对象的平均总步数为14425±3485步/天,有效步数为11185±3028步/天,万步率为93.9±15.2%;女性的步数水平(11702±2897)要显著低于男性(12086±3199),但是步行有效率(0.83±0.07)要高于男性(0.82±0.07);年龄段高(依次50~59岁、40~49岁、30~39岁、20~29岁)的职业人群健走步数高(15759±3714>14808±3325>13635±3215>12968±3296步/天);随着BMI水平的增高,健走步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超重组(12074±3093)和肥胖组(12002±3124)有效步数显著高于正常组(11731±2942)和偏瘦组(11101±3233),P<0.05。100天干预结束后,办公室人群整体的超重率下降了4.3%,肥胖率下降了2.4%;肥胖相关指标均较健走前下降(P<0.05):体重减少1.4±2.4 kg,BMI下降0.5±0.9 kg/m~2,体脂率下降0.9±2.2%,腰围减少1.8±4.7 cm;且高BMI水平的人指标降幅相对更大。不同有效步数水平人群肥胖指标降幅是有差异的,有效步数水平越高、指标降幅越大;随着有效步行量的增加,体重、BMI、BF%、腰围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每日有效步数每增加1000步,体重平均多下降0.061kg,BMI平均多下降0.023kg/m~2,BF%多下降0.026%,腰围多下降0.086cm。超重肥胖办公室人群共6924名,其中30~59岁男性和女性的有效步数对体重降低5%、BMI降低1kg/m~2、腰围减少4cm有显著影响(p<0.05)。体重下降5%的每日有效步数切点(步/天):男性30~39岁为11896,40~49岁为13156,50~59岁为13447;女性30~39岁为12626,40~49岁为12583。BMI下降1 kg/m~2的每日有效步数切点(步/天):男性30~39岁为11883,40~49岁为12162;女性30~39岁为11134,40~49岁为12560,50~59岁为13644。腰围减少4cm的每日有效步数切点(步/天):男性30~39岁为12343,40~49岁为12345,50~59岁为13109;女性30~39岁为11213,40~49岁为12367。研究结论:参与基于计步器监测与激励的100天健走干预项目的办公室人群健走步数水平与其性别、年龄、体型相关。100天的健走干预可以使办公室人群整体超重肥胖率降低,肥胖相关指标包括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均下降,且下降程度与基线BMI相关,健走对高BMI人群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办公室人群的日均总步数和日均有效步数与肥胖相关指标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随着健走步数水平的提高,体重、BMI、体脂率、腰围降幅增大。在100天的健走干预项目中,对于30~59岁的超重肥胖办公室人群,降低其肥胖程度的适宜有效步行量约为12000步/天。
其他文献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乒乓球队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战术打法,延续国乒男子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历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以日本男子乒乓球队主力张本智和为研究对象,分析张本智和在2017-2019年在不同系列大赛上30场比赛的录像,研究其在基于动态三段法上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以及相持段的打法和技战术特点,总结归纳其技战术特征,探索其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对他技战术的细化研究,得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进程,足球战术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一场顶级足球比赛中,教练员可针对对手的战术打法变化三至四套阵型,其战术具有高度目的性与灵活性。比赛中战术的实施效果与训练的设计与实施有不可分割的因素,训练是比赛的基础,比赛又反映训练的效果,二者具有高度统一性。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亲自带队北京北体大U19男队赴克罗地亚为期一年的训练、比赛来跟踪调
美国高校校园休闲体育(Campus Recreational Sports)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校园休闲体育对美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休闲体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学生重要的休闲活动方式。本文以中国北京体育大学和美国春田学院为例,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中美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并从个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直在更新与变化,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是“重体质,更重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创新的能力,教师的职责从以往的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这一过程更加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为自己的学习与健康承担更多地责任。课程理念在变化,对于新的课程目标,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灌输式教学法显然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为了适应基本课程理念的变化,本文试图
网球四大公开赛凭借丰厚的比赛积分和奖金,吸引了世界顶尖职业球员角逐其中。近年来,世界职业女子网球赛场上新人辈出,技战术特点不断变化和提升,但大部分选手难以输出稳定表现,导致女子单打冠军频繁易主,女子选手制胜规律较男子选手更复杂。如今女子单打比赛技战术运用是否还有规律可循,还未有前人从更加深入角度做出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2017-2018年四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
体育魅力之一在于动态之美,这使得影视手段凭借其捕捉动态展现动态的特性成为体育传播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下,体育影视传播乏力,传统影视剧手段中呈现出体育让位于主角感情故事以及演员体育表现力弱的弊端。与此同时,广阔的动画市场和受众使得目前题材低幼化的动画无法达到需要,思考体育与动画的融合应该成为我们的新突破口。体育动画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目前国产体育动画优秀作品少、关注度低,体育动画的发展需要借鉴成功经验
眉山市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并且通过了是我国的数字化建设示范城市,在眉山市的数字化发展中逐渐从萌芽到茁壮,眉山市逐渐形成了产业基础优渥、服务信息公开、管理创新发展的“智慧城市”。在眉山市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对还是滞后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而眉山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005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
足球是一项风靡世界的体育运动,足球发展的同时亦可带动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2015年国家级期刊《校园足球》的建立,更是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是多项政策的“先行者”,因此北京市校园足球开展的研究对研究校园足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高校众多,本文选取两所体育院校作为研究主体,体育院校的专项足球发展尤为突出,但非专项足球发展较为缓慢,只有深入探究并解决其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参加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其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不够强,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肌肉的损伤,其中最容易受伤的关节是踝关节,也是比较容易反复受伤的关节。同时平衡能力的下降也极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而踝关节的稳定性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体的平衡。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踝关节损伤的风险更高。因此如何改善大学生的平
健美操项目运动员的成材周期较长,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运动损伤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且运动员如果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下进行训练或比赛,身体机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使运动员无法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运动损伤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目前,运动损伤已逐渐成为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能否稳定发挥的常见限定因素,而如何降低和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也是我国在健美操项目上保持优势的重中之重。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