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引起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能源的过度使用,而且我国能源效率偏低,使用结构不合理,落后的能源技术将严重的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迫在眉睫,尤其对于工业中的制造业。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影响能源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国理论探讨和政策方向的热点。回顾了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之后,本文首先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建立四要素KLEM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将技术进步分为中性技术进步与有偏技术进步一同考虑到成本函数中,并且将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划分为R&D、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FDI。采用影子替代弹性得到我国制造业以及各要素密集型产业的替代和互补情况。在求出替代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进步对要素投入份额的变化计算要素偏向,最后根据函数推导求解出技术进步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似不相关回归法(SUR)"估计方法求解系数。回归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中,资本、劳动、能源和中间品这四种要素中只有能源与劳动存在互补关系,其他要素均为替代关系,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基本都是偏向于降低能源。对于能源强度影响最大的是R&D,增加1%创新投入,R&D会使得制造业能源强度下降0.294%,其次为技术引进和FDI,分别为0.109%和0.041%,技术改造会提高能源强度0.219%。在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情况与制造业一致,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除了能源与劳动、能源与中间品存在互补关系其余均为替代关系。三种要素密集产业中,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的方向基本一致,但偏向程度不同,这也导致了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不同。R&D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对降低能源强度的作用最大,弹性分别为0.192,0.268,1.268,技术改造均会使能源强度上升。在制造业以及各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中有偏技术进步对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渠道。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的四种来源R&D、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FDI通过中性技术进步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及其要素密集型产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对准确分析影响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的影响情况、制定提高能源效率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当前疫情防控条件下,使传统的纸质考试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面临变革的压力。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网络考试成了一种新的考试方式。相比较传统的集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因此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
羊猝狙病是由魏氏梭茵引起的羊的一种传染病,作者通过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农业是丹麦最重要的贸易部门,农产品的出口占丹麦总出口额的30%,并对就业起重要作用.在丹麦,农产品买主与卖主之间的矛盾已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民集体拥有合作社企业的方法加
现代农业生产中,玉米作为十分重要的一种农作物,其栽培技术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玉米生产的不断发展,高产、高抗、优质品种的玉米在农业生
利用1996-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制度与人力资本耦合下研究生教育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3年间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及其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
项目管理团队是建筑幕墙施工企业核心团队之一,其绩效水平高低直接关乎企业发展能力。作为绩效管理核心环节,绩效考核对企业战略目标落地、绩效管理成效、员工职业发展等诸多
教师的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的。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首先应当吃透化学教材。只有真正掌握了教材,吃透了教材,才能在教学当中起到“导航者”的作用。所渭吃透教材:首先
期刊
根据原型监测资料,某混凝土拱坝在蓄水之后出现异常的倾向上游的变形。为查找原因,同时考虑该拱坝所面临的谷幅收缩问题,拟基于考虑谷幅收缩变形影响的时效因子建立坝体变形
从游戏论出发,对诸多体育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具有非日常性和日常性两种属性,两种属性的体育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非日常性"意指非直接生产性与娱乐性,"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