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电力、国防、化工以及建材等大型工程项目相继实施,大件货物的运输日益增多,大件货物的外廓尺寸也不断增大。道路运输由于具有点对点的运输优势,所以在大件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大型甚至特大型的设备外廓尺寸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道路运输标准规范,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外廓通过性难题,如何确保大件货物运输车辆外廓尺寸的通过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费用,是大件货物运输的关键。针对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的难题,旨在为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的判断提供一种可预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选取道路竖曲线以及道路平曲线两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首先,对大件运输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全面的对大件货物、大件车辆以及大件运输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的定义,并对影响外廓通过性的车辆、道路以及人员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大件运输车辆道路竖曲线外廓通过性进行研究。对道路竖曲线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道路竖曲线坐标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大件运输车辆外廓参数和竖曲线参数与车辆间隙失效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大件运输车辆在坡道、凸曲线以及凹曲线处的外廓通过性。再次,对大件运输车辆道路平曲线外廓通过性进行研究。根据道路平曲线的要素组成,建立了道路平曲线的坐标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大件运输车辆牵引车与挂车的转向量化关系,建立了大件运输车辆在弯道处的运行轨迹分析模型,实现了对车辆任一点的实时坐标计算;通过车辆坐标与道路坐标的匹配,进而分析出车辆在弯道处的外廓通过性,并对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了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仿真软件,并进行实例分析。对大件货物、大件车辆以及道路曲线进行渲染与编程,进而建立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仿真软件;对软件功能和操作性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大件运输案例,对案例进行通过性仿真分析。本文从大件运输车辆外廓通过性实际问题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充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