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疲劳视角下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行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智能手环和手表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正在迅速翻新消费性科技产品。由于其具有实时收集用户数据的特点,且这些个人隐私信息广泛存储、传输和集成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泄露风险,因此对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安全的研究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隐私疲劳作为用户对隐私问题的全新应对方式被学者们提出,且被证实已普遍存在。虽然用户对隐私问题已产生广泛关注,但由于隐私控制的复杂性,用户怀疑自身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由此产生了一种消极、淡漠的隐私态度,即隐私疲劳,最终使用户放弃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因此,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隐私心理及保护行为,这种以情绪为中心的隐私问题应对方式应该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即隐私保护意愿,一同被放入到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隐私保护研究中探讨。本文以智能穿戴设备用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隐私信息保护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应对理论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了隐私疲劳视角下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在提出研究假设后,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模型与假设的合理性。其次,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智能穿戴设备用户实施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组态路径,并以用户性别作为分组条件进行补充验证。最后,本文依据实证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结论,从降低用户隐私疲劳的视角,提出了智能穿戴设备用户个性化的隐私设置模式与用户隐私信息保护策略,以期对用户、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商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在理论层面上,本文综合运用应对理论、保护动机理论,构建了隐私疲劳视角下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能够深化隐私疲劳在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在实践层面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穿戴设备用户个性化隐私设置模式,并从用户、服务商、政府相关部门三个角度提出了智能穿戴设备用户隐私信息保护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智能座舱的推广,汽车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单一的物理交互方式逐渐发展为集手势、触屏和语音等的多模态人机交互方式。相较于触屏和语音交互方式,手势出现的时间较晚,应用的也最不广泛。虽然手势控制已经在一些车内应用并且开始量产,但是不同品牌汽车控制相同功能的手势常常是不同的;并且由于座舱环境的特殊性和手势的地域性,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势有时并不适合应用到车内。因此客观准确地预测和评
光电检测技术凭借它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远距离遥测等优点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场景。研制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光电变换电路,以替代价格比较昂贵的进口光电放大器产品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多通道光电信号同步采集电路,具有尺寸小、实时传送速率快、高性价比等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双高性能MCU实现同步采集数据高效传输的构架,其中STM32G474VET6负责信号的同步采集,STM32H743II
学位
学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遥感技术体系已逐渐趋于成熟,为满足日益提升的生产或研究需求,衍生出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其中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种类丰富且被普遍应用。因数据综合性强、能反复周期性观测等优势,遥感已成为一种更科学、有效的现代化采集地表覆盖信息的手段。目前,对于光学成像而言,由于传感器内部光学系统的约束,单一的原始数据还无法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兼顾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当仅使用单一数据源无
学位
近年来,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构建清洁、高效、经济、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以风电、光伏为首的新型能源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此新能源以分布式电源形式并入电网的比例增长迅速。与传统机组相比,风、光易受到环境的制约,其电能的输出波动性大、随机性强,容易出现“弃风、弃光”等问题,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调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当前形势下,以传统火电机组为主的调频方式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调频需求。由此,本文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