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死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将细胞包覆在凝胶微球中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生成凝胶微球的方法包括乳化法、静电淋漓法、挤压法和水动力淋漓法等等。这些方法有很多局限性,包括凝胶微球的尺寸范围过宽,凝胶微球尺寸大以及试剂消耗量多等。微流控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化学、生物和医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微流控生成凝胶微球具有以下优势:试剂消耗量低,操作简单易行,生成凝胶微球的单分散性高,可以高通量生成凝胶微球等。本文设计了一种T型通道的微流控芯片,通过简单的结构生成液滴,液滴固化即可得到凝胶微球。由于两种原料混合后即可生成凝胶,不需要光照或者引发剂处理,成胶过程不会对细胞造成损伤。考察了乙二醇壳聚糖(GCS)浓度、司班80浓度对液滴形成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速来控制生成液滴的大小。随后采用H9C2和CGR8两种细胞系测试水凝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MTT法证明双醛官能团的聚乙二醇(DF-PE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DF-PEG对H9C2细胞内的NOS活性和CGR8细胞内的ROS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将两种包覆细胞在水凝胶中进行3D培养,72h后细胞存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且细胞的形态和体内形态更为接近。最后将细胞包覆在凝胶微球中,以期将其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