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本章简要综述了近二十年多来光谱法研究蛋白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探针作用的应用以及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本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对两种三苯甲烷酸性染料甲基蓝和苯胺蓝的紫外及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了它的光谱学参数、荧光量子产率,并详细考察了影响发光的影响因素(如pH值,离子强度,介质条件),这为它们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分析测定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发光光谱学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应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甲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17℃,KA=2.576×105;27℃,KA=3.266×105;37℃,KA=7.464×105)和结合位点数在不同温度下均为1,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蓝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依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两者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与静电作用,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能量转移效率和能量转移距离分别为0.63和2.06。
第四章: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苯胺蓝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苯胺蓝对HSA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测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并探讨了它们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胺蓝主要以静电作用力与HSA相互作用。进一步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AnB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AnB对HSA的构象产生了影响。
第五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甲基蓝为荧光探针,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HSA。三苯甲烷酸性染料甲基蓝在pH4.1时以酸式存在。所以可以与HSA结合形成络合物。当在甲基蓝溶液中加入HSA时,甲基蓝的同步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因此,基于甲基蓝与HSA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宽的HSA测定方法。HSA的检出限为0.03μgmL-1。人血清样品中的HSA测定结果满意,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第六章: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甲基蓝与HSA间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浓度内,HSA与甲基蓝反应可以引起后者RLS的强度急剧增强,并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强度的增加值(△I)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文中对影响甲基蓝-HAS共振光散射光谱的因素,如体系酸度,染料浓度,离子强度,反应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还对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第七章: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甲基蓝与HSA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考察了CDS与甲基蓝的包结作用,详细探讨了体系介质酸度对包合过程的影响,测定了包合常数。加入CDS后甲基蓝与HSA结合常数增大,HP-β-CD的作用大于β-CD。表明:环糊精介质的存在对甲基蓝与HSA的结合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