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六西格玛提高C公司水泵线生产效率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西格玛诞生于全面质量管理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是在众多质量大师及其研究成果上发展而来,是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理论的集大成和新发展。摩托罗拉公司的迈克尔.哈瑞、比尔.史密斯、理查德.施罗德为其重要创始人,并从1987年开始在其CEO鲍勃.高尔文的领导下全面推行。摩托罗拉10年间获得了5倍销售增长、利润每年增加20%、累计收益140亿美元、股票年均上涨21.3%,效果惊人。而后在杰克.韦尔奇的带领下,六西格玛方法在通用电气演变为一种管理系统,并上升至公司四大战略之一,使其含义远超质量改进与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及不同领域,如改善交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等。C公司为一家美资公司中国分公司,主要产品为乘用车清洗系统,包含前后窗玻璃清洗及大灯清洗等,年产清洗系统的核心产品水泵约147万只。但因水泵售价从2006年量产起一直未变,随着人工成本及其它成本不断升高,C公司面临销售数量增加但利润率反而下降的窘境;且国内一家竞争对手在2014年将单条生产线人数由10人降为7人且保持每小时产出数量不变,使C公司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为保持并提高C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持续获利,急需提高生产效率,压缩成本。而且之前水泵出水压力仅由经验值调整控制,浪费较大,是影响效率的另一因素,也需改进。本文结合国内外六西格玛理论研究,介绍了六西格玛起源、现状、相关工具及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六西格玛DMAIC改善模型,结合常用的改善工具。在改善实践中,识别了影响水泵线生产效率的瓶颈工位并发现了工位内及工位间的不平衡,予以改进;另外采用DOE等方法对影响水泵压力值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及优化。解决了目前水泵线效率低下、浪费较大的问题,在减少4名员工的前提下,保持单线产出数量不变,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达到的预期的改善效果,并可为更多即将实施六西格玛提升效率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整个改善过程历时4个月,我又用两周时间整理成PPT,再花几个月时间写成论文,期间阅读多本国内外著作、期刊,整个研究过程收集了大量数据,共形成图表80份。
其他文献
本文以张北风光储示范工程为依托,针对风、光功率波动性给系统并网发电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控制策略,实时优化协调
随着叠前偏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震资料处理对叠前资料的信噪比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资料信噪比仍然是地震数据处理研究的热门话题。原始地震数据中的异常振幅,尤其是存储地震
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实际环境样品中有含量少、成分复杂等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ology,MIT)在提高实际样品中BPA的
随着工厂化加工制造水平和现代连接技术的提高,现代建筑中木结构的角色愈加重要。为了满足现代木结构形式多样性的需求,新型结构形式及新型节点连接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代木结构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大跨度木结构,其设计上造型多样,因绿色环保、散发木质芬芳等特点,近年颇受国内重视。从国内外的应用实例看,单层网壳节点连接机构含较重的钢连接件,一方面钢材大量外露导致整体造型不够美观,另一方面钢材用量过大导致材料
伴随着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和能源日渐枯竭,在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迅速增加。我国的生活垃圾总量已经名列世界前列,如何将这种“放错位
配电网作为电力发、输、配、送的最后一环直接供电给用户,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趋凸显,电网建设投资重点逐渐向配电网倾斜。然而自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交直流并联运行的主网架结构,由于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突出,存在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为加强电网的本质安全性能,南方电网规划实施了云南电网与
植物中维生素C(简称ASA),不仅为不能合成AsA的少数动物(包括人类)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源,也是衡量果实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树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为研究树莓果实ASA中合成代
电力行业开始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电力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逐渐升高,原有的进行周期检修很难去满足电网的日常运行。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电气设备质量的提高,为电网进行状态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对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现有的检修模式进行改进,对传统电力生产理论进行完善,解决现有检修计划中存在的不足,优化传统的检修过程,增加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改变现有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为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在超级画板的基础上,由中科院张景中院士带领开发国内第一款专业的移动互联网动态数学软件网络画板,服务于理科教学。数学教育研究者认为网络画板能提高数学教学,但目前网络画板应用意识较差,为了将网络画板与学科深度融合,本文尝试将网络画板应用到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