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种族偏见发展与干预研究:来自执行功能训练的证据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种族偏见,有种族偏见的个体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进行“我们”和“他们”的区分,他们会根据年龄、性别和种族来评估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会极力拥护,对于自己所属群体以外的群体会有轻蔑的态度,会认为外群体成员不如自己群体的成员。儿童有种族偏见后,不利于自身成长,影响群体之间的和谐,还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往种族偏见的研究大多都是以白人或者黑人为被试,很少有选取西方国家以外的个体为被试的种族偏见研究,比如亚洲国家。而种族偏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探讨种族偏见的发生和发展,才能真正的解释种族偏见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另外,种族偏见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成人被试的研究,缺乏来自儿童的研究证据,尤其是6岁以前的儿童。因此,在本研究中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种族偏见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丰富了种族偏见发生和发展的理论,为种族偏见的早期干预提供实践依据,还将有助于我国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实验1)重点考察4-6岁儿童内隐、外显种族偏见的发展趋势,执行功能以及执行功能的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成分对种族偏见的影响。选取幼儿园190名(男生94名,平均年龄4.98岁)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PSF-IAT)考察儿童内隐种族偏见的发展,用贴纸分配任务和迫选法任务考察儿童外显种族偏见的发展,用数字顺倒背任务考察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用侧面鱼任务考察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用颜色和形状匹配任务考察儿童的认知灵活性。第二部分(实验2)探究执行功能训练对减少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偏见的有效性。选取了幼儿园54名(男生25名,平均年龄5.06岁)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测和后测阶段使用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考察儿童的内隐种族偏见,训练阶段,实验组使用花心任务训练儿童的执行功能,控制组使用伪装花心任务训练儿童的执行功能,实验组和控制组均连续训练5天,验证执行功能训练干预儿童内隐和外显种族偏见的有效性。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4-6岁儿童更加偏好本族人,并且这种本族偏好表现在内隐和外显层面;(2)4-6岁儿童内隐种族偏见基本保持不变,外显种族偏见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3)4-6岁儿童执行功能以及执行功能的工作记忆、抑制控制成分与内隐种族偏见呈显著负相关;(4)儿童的执行功能经过花心任务训练后,内隐种族偏见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结合独立学院线性代数的教学现状,论述了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情感教学、以改促教、以教促改等有效的改革措施。
讨论夜视兼容性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实现原则等,并以机载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为例,探讨夜视兼容的实现,提出了双背光模组的设计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线性代数作为高等院校数学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内容抽象、逻辑性较强,且目前线性代数主要以教师讲授为
针对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地面突发塌陷频发的情况,结合成都地铁1、2号线地面塌陷实例,研究了盾构施工引发的滞后地面塌陷机理;分析了砂卵石地层地质条件,利用大型三轴剪切试验获得
在群签名方案中,群中的任意一个合法群成员都可以代替整个群组对某个消息进行签名,验证者只能验证签名者属于该群组中的一员,但不能得知签名者的具体身份。提出一个基于中国
目的:探讨利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技术,一期行内固定取出、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二期行占位器取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髋关节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和技术技能积累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当前中高职课程体系现状的研究,发现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与
目的研究军用飞机高强螺栓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疲劳极限变化。方法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30CrMnSiA高强螺栓进行预腐蚀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360h,而后再进行96hCASS试验。腐蚀后
邵雍的《伊川击壤集》中有1500余首诗歌,其中记录有关诗人日常生活、情趣、志向和感情的隐逸类诗作为数众多。此类诗歌在取材上随意广泛,内容上精深通达,语言上通俗平淡,于自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行制造业回归计划,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作为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国家,率先提出“工业4.0”计划,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引起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