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增强师生交流、检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功能;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情境性、多边性、生成性、教育性的特点,对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在义务教育初始阶段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是否意识到其重要性?是如何加以运用的?运用的效果如何?这便是该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思路。本研究以济宁市两所公立学校为调查对象,以课堂观察法与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两所学校中四个班级(三至六年级)的32节课为课堂观察对象,以6名教师和12名学生为访谈对象。本研究从总体上来说,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类型、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反思维度进行调查,具体地说,从评价主体来讲,有教师、学生;就评价对象类型而言,包括集体学生、部分学生和学生个人;从评价内容来讲,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无指向性评价内容;就评价方式而言,包括言语评价和非言语评价两种类型,言语评价中有肯定型、否定型和无指向型评价,非言语评价有面势、手势和身势;以上均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评价反思则利用对教师的访谈进行。调查发现,在实践教学中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虽然发挥了许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教师对即时评价的关注和认识比较感性、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主体的“师本化”突出、评价对象重视个体忽视群体、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内容“知识化”现象浓重、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方式流于随意和单一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是教师评价目的的功利性、“一元化权威”和静态的评价观念,教师语言能力薄弱、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深刻认识和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学习和教学反思等。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策略包括教师应提高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认识、重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对话性、锤炼课堂教学机智、提升教师教学语言和非言语性评价的艺术、学校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