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云砧卷云微观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最新国际试验ACTIVE和TWPICE(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期间的飞机探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产品,对澳大利亚达尔文地区湿季热带云砧卷云的微观特征进行了个例和统计分析,并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三维强风暴模式对云砧卷云微物理演变过程、热带云砧对对流层低层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增加的响应进行了探讨,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数值模拟表明,云砧演变过程包括时间相对较短的快变阶段和相对较长的缓变阶段。个例分析表明,云砧缓变阶段初期,许多微物理量的水平横向差异十分明显。云砧中间部位相对于云边而言,冰相粒子数浓度和冰水含量较大(量级最大可达101cm-3和10-1g.m-3),冰相粒子数浓度谱较宽,冰晶聚合体数目比例较大,单晶比例较小。云砧接近消散时,以上各量的横向分布趋向均匀。在进行低纬度气候模拟时,需要考虑到云砧中云微物理量的水平差异性。 2.对15个云砧个例(阶段:缓变阶段;高度:9.7~14.9km;温度:-70.4~-30.0℃)的微物理量统计分析表明,冰水含量的典型量级为10-2g.m-3,CIP(>100μm)、CPI(>5μm)、CAS(0.54-50μm)数浓度的典型量级分别为101、102、103L-1。多数个例的冰相粒子数浓度平均谱都是双峰型,峰值直径分别在10μm和300μm附近。 3.对云砧中冰水含量概率分布随温度(或高度)的变化,进行了不同观测试验(ACTIVE/TWPICE与CEPEX)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澳大利亚达尔文地区湿季不同时期(夏季风建立期与夏季风盛行期)之间的对比,发现对流强度影响云砧中冰水含量垂直分布的观测事实,即对流强度越大,其顶部云砧伸展高度越高,上部的IWC就越大。 4.就本文所模拟的个例而言,对流云中的异质核化为冰晶形成的最主要方式,其次为均质核化,并且当云凝结核数浓度增加时,爆发性增长阶段的垂直速度减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美国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反映各时次水汽抬升分布状况的华南局地纬向平均经向环流线性模式,对2008年“龙舟水”期间广东省大范围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进行定量
随着我国气象部门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各研究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处理系统,而这些信息系统却是在建立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数据库的模式也不尽相
本论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沙尘气溶胶观测资料以及中尺度模式MM5、沙尘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
本文采用中尺度模式MM5对2003年4月8-11日沙尘天气发生时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这次降水过程的降水机制。通过修改Resiner霰方案中冰核浓度的处理方案,设计了5种不同的敏感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