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由制度歧视等原因所产生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阻碍。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无法得到社会制度的保护而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民营企业会通过政治关联去解决上述问题。伴随着民营企业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发展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现实方面,作为市场非正式机制的政治关联可以便利民营企业的融资,使得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得到缓解;但是伴随着市场不断深化,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作用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原有的作用?民营企业的贷款效应是否随着市场深化而不断减弱?尽管许多文献都认为转轨国家的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企业政治关系的作用是否随体制转轨而动态弱化或消失,理论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一种观点为,随着市场不断深化,经济自由度不断提高,转轨国家经济发展更依赖于市场,因此政治关联作为社会资本作用势必弱化;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市场深化,经济总量增加,政府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因此政治关联的作用未必会弱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来分析民营企业政治关系的贷款效应是否在中国体制转轨过程中随市场深化而动态弱化。在理论方面,本文首先对企业政治关联贷款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本文从政治关系经济效应形成的信号传递效应、资源效应以及地区产权保护替代效应角度揭示市场深化影响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动态变化的理论机理:信息传递效应表明,政治关联企业贷款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而呈现出动态弱化;资源效应显示,政治关联企业的贷款效应由于获取资源的能力趋于一致而呈现出动态弱化;产权保护替代效应显示,政治关联企业贷款效应由于产权保护加强而呈现出动态弱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在市场深化中,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贷款效应表现出态弱化趋势。在实证方面,本文将研究样本定为2003-2017年上市的民营企业数据,并在实证研究中尝试通过分析以下两个问题来检验市场化对民营企业政治关系贷款效应的动态变化:第一,在实证研究的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是否呈现动态弱化趋势?第二,如果在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贷款效应呈现动态弱化趋势,那么这种动态变化趋势是否能归因于我国的市场深化?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呈现出动态减弱的趋势;其次,在样本期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贷款效应动态减弱的趋势主要来源于市场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文章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目前学者主要关注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企业带来的贷款效应,政府税收优惠效应与补贴效应等的影响,局限于静态视角。而本文从上市民营企业入手,以信号传递效应、资源效应、产权保护效应为基础,从动态角度探索政治相关贷款效应的动态特征,实现研究内容与政治联系研究视角的创新,扩大政治联系的相关文献。第二,尽管理论界都认为转轨国家的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企业政治关系的作用是否随体制转轨而动态弱化或消失,理论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探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贷款效应的动态特征,可以为上述理论争议提供来自世界最大转轨经济体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