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革命·女性——论丁玲的思想及创作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是一个思想及创作跨度很大的作家。由这个表象,可以开掘出作家的精神内质与时代主流话语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创作主体的影响。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丁玲)个性及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童年(人生始端的近因),湖湘文化(文化传承的远因),时代思潮(大环境),关键人物(小环境)等四个方面考察丁玲人格及其思想形成的多种原因。  第二部分,思想构成及其创作。主要从丁玲思想构成中的个性意识、革命意识、女性意识及其所属思想体系入手,通过它们之间矛盾互渗的关系透视丁玲创作的变化及成败。  第三部分,盖棺而未定论:“左右说丁玲”。通过丁玲人生及文学创作命运的大喜大悲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起大落的密切关联,引出其超出本体意义的象征意蕴。
其他文献
"个体诗学"是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提出来的一个诗学概念,它作为诗人创作中区别于"青春期"写作的主要分野,为对诗歌和个体诗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本文以诗人的诗歌和
主体性问题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汇聚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线索,比如人性讨论,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文学向内转等,以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贯彻执行给文艺界带来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一批具有思想锋芒的理论批评文章和具有艺术探索价值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本 文以“双百”方针
本文著力研究北宋懷古詠史詞。筆者將之劃分为單純合樂演唱的系統和配合其他文藝形式演唱的系統,進行分別考察和綜合比較。單純合樂演唱的北宋懷古詠史詞,其發展與北宋詞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