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以前,山水诗派和田园诗派这两个本是独立发展的诗歌传统,分别在谢灵运与陶渊明二人的努力下出现且形成独立的诗歌派别,并沿着各自的传统独立发展。而在唐以后,山水诗派和田园诗派却逐渐出现了合流的趋势。其真正合流,主要是在盛唐的王维与孟浩然两人手中完成的。这其中,孟浩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孟浩然之所以能将田园山水诗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前人山水诗和田园诗的艺术汲取。本论文旨在探讨孟浩然的诗歌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追溯其诗歌与“田园诗之宗”陶渊明以及与“山水诗之宗”谢灵运之间的渊源。深刻分析孟浩然对陶渊明其人的仰慕与学习;对陶、谢其诗的承与变,并联系整个山水田园诗的历史发展过程,联系盛唐的时代背景、孟浩然的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原因剖析其承与变的原因。本论文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分析山水田园的合流在孟浩然手中是如何完成的,即以三人共同的“自然”创作理念为着眼点,由孟浩然将写意、兴寄等诸手法融入到山水诗中这一论点出发,深入探讨在山水诗与田园诗合流的影响下所体现出的表现与再现的合流这一问题。本论文试图在前人及现当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以孟浩然诗歌与陶、谢的渊源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发展脉络,从而肯定孟浩然对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合流做出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