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研究 ——以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程教育面临的外界环境日益错综复杂,工程实践也凸显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工程教育的最高学位层次,工程博士教育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美国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界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人才,推动了科技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起步较晚且进展缓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小,培养质量亦无法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工程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美国工程博士教育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在三螺旋理论、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以及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科研项目以及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三所高校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各个高校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点与规律。在培养目标方面,注重基础与跨学科知识、强调以问题与实践为导向、突出工程领导力、重视工程伦理;在课程体系方面,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在科研项目方面,政府注重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强调校企联合培养、突出跨学科合作培养;在考核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最后,针对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现状与问题,结合美国三所高校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与基本特征,从建立多层次培养目标体系、构建“多目标—重实践—强交叉”课程体系、推进多主体参与的项目研究以及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报告是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校园女巫小凯蒂》进行的翻译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任务描述、任务过程、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结论。笔者首先介绍了翻译的内容以及研究意义,然后阐述了翻译过程,总结了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报告的主要部分是案例分析,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本报告结合实例,从词法、句法和修辞三个层面对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词汇层面,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叠词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众多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是目前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目标构建下的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探索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评价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区域性的角度不断思考地理问题,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厘清地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在区域认知的教学评价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迅猛起来,主题乐园的建设遍地开花。近几年来,国内主题乐园迅速发展,国外知名游乐品牌逐一进入国内市场,使得国内主题乐园产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但是,旅游业在国内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是主题乐园运营商们一直在奋力解决的难题。D公司作为在国内起步较早的主题乐园运营商,拥有十余年主题乐园运营经验,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自身发展
作为明代受靖难之变牵连的群臣之一,程通一生忠孝正直,官至辽府长史。各史料记载其卒于永乐初,而据《贞白遗稿》中的内容可将其卒年可推至永乐五年(1407)七月至永乐九年(1409)九月之间。其著作主要有《贞白遗稿》《寅宾堂诗卷》《倡和集》《程氏世谱》等,但仅《贞白遗稿》流传于后,他书皆佚。《贞白遗稿》系程通后世将其生前所作散佚诗文辑录而成,全书主体内容共十卷,前六卷为表、策、疏、序、跋、诗歌等,后四卷
学位
学位
学位
以代工产业(OEM)为大宗和以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为少数的电子组装代工产业,在面对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来自国际大品牌利用各种方式要求代工厂降低成本与准确交货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尤其激烈,毛利率小于四个百分比之内,因此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以控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存货,同时避免缺料断线,是电子代工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以电子组装制造业T
化肥对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明显作用,然而其过量施用也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户施肥减量行为的培育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而农业技术培训作为农户专用性人力资本投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改变农户施肥习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技术培训对农户施肥减量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探讨绿色肥料与高效施肥技术的推广在该作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培育农户绿色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