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研究,对于父母及学校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攻击性特点、水平及影响因素,对于父母良好教养方式的选择,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编制了儿童对父亲和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并对此两份问卷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在问卷编制过程中,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访谈和文献综述所得到的结果以及专家评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结构,形成预测问卷;然后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正式问卷;最后采用另一批被试对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相关分析,检验了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在本研究的应用部分,我们对正式施测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与儿童攻击性的关系、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的知觉在父母攻击性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中起的中介作用,及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影响。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共25个题目,包含四个维度:惩罚、指示攻击、默认攻击和严惩对父亲的攻击。其中惩罚8个项目,指示攻击6个项目,默认攻击7个项目、严惩对父亲的攻击4个项目。(2)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2,分半系数为0.763,该问卷还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这说明该问卷项目设计合理,可以作为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测量工具。(3)儿童知觉的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有显著正相关(r=0.541,p<0.01);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儿童对父亲的惩罚、指示攻击和默认攻击三个因素的知觉对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严惩对父亲的攻击维度作用不明显。(4)父亲的攻击性一方面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另一方面通过惩罚和指示攻击两个维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且中介效应非常显著。(5)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儿童知觉到的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不同维度在性别、学业状况、班级职务、文化程度及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两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共29个题目,四个维度:严惩对母亲的攻击、指示攻击、惩罚和默认攻击。其中严惩对母亲的攻击8个项目,指示攻击7个项目,惩罚7个项目、默认攻击7个项目。(2)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3,分半系数为0.754,该问卷也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3)儿童知觉的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有显著正相关(r=0.436,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在指示攻击和惩罚两个维度上对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严惩对母亲的攻击和默认攻击维度预测作用不明显。(4)母亲的攻击性一方面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另一方面通过指示攻击和惩罚两个维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且中介效应非常显著。(5)儿童知觉到的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不同维度在性别、学业状况、班级职务及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是否独生、年级和生源地三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将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对外输出的一个重点对象来谈论文学与文学传播,固然是符合文化全球化时代特征的,然而,这样的课题往往因过于明确的“走向世界”的目的而囿于对传播实践
报纸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期刊
<正>2018年,对于中国生猪养殖业而言,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18年春节刚过,猪价便迎来快速下跌,3月初便跌破成本价进入长达近五个月的亏损期;恰在此时,3
教师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举止等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化形象的建构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开展教师印象管理的研究,对于丰富我国在印象管理方面的
【正】榜样李勤,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辅导员,现任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工作期间,曾两次被评为"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武汉大学治安防火安全先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