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粘合剂多巴胺在α-淀粉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酶、DNA等生物大分子固定到固体基质表面,在生物学和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医疗诊断、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等应用研究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   多巴胺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儿茶酚胺,在温和条件下的水相中能在很多材料表面自发聚合形成聚多巴胺薄膜。聚多巴胺具有类似粘性蛋白的结构,其酚、醌基团对胺基、巯基等基团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并且,该反应活性不受水的影响,并可依靠pKa的变化对亲核试剂进行调解。从而,通过亲核反应与生物分子相作用,将其共价固定在材料表面。   本文对多巴胺在α-淀粉酶固定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将得到的固定化酶应用于催化淀粉分解反应。   首先,利用多巴胺处理三种树脂材料的表面来共价结合α-淀粉酶,与未经过处理的树脂相比,固定化酶量和酶活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其中,树脂X-5的性能最为突出,固定化酶酶活力提高了99.13%。然后,系统研究了利用多巴胺将α-淀粉酶固定于树脂X-5的过程,得到了最优固定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具有与游离酶相同的最适反应温度(40℃)和pH值(pH6.0),且在更宽温度、pH范围内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固定化酶的循环使用性和储藏稳定性都显著优于游离酶。   其次,利用多巴胺将α-淀粉酶固定于超滤膜表面,实现了催化反应和分离过程的过程强化。实验中选取了有较好力学性能且耐酸、耐菌、耐化学腐蚀的聚丙烯腈(PAN)膜为基质,利用多巴胺将α-淀粉酶固定于该膜表面。结果表明,经多巴胺处理后的PAN膜固定的α-淀粉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前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手段十分有限,源于脊髓损伤后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的病理过程[1,2],这一病理过程由初次的机械损伤及其引发的紧随其后的二次损伤造成[3]。初次损伤引起出
摘要 语言交际能力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养成。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学生 交际能力 交际习 惯培养 探讨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形式,是用口说、凭耳听的语言活动。它要求学生在言语交流中,通过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的综合能力和基
Pif1蛋白是解旋酶SF1B超家族成员,能够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对双链DNA(dsDNA),DNA/RNA杂合体,G4 DNA(G-quadruplex DNA)进行5→3方向的解旋,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解旋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