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青蒲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加味青蒲饮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根据当前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现状以及中医药治疗优势,通过该方单用以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对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对于HP耐药及对抗生素过敏患者根除HP的中医治疗思路,并且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减少副反应。发挥中医药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与特色。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以调查问卷、症状量表、HP检查结果对比等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注重随访复查。依据西医诊断标准、胃镜诊断标准、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8月《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庐山共识)和2006年9月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通过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选择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奥美拉唑+加味青蒲饮)、中药治疗组(加味青蒲饮)和对照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各30例。三组均需停用其他药物。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服用奥美拉唑7天并加味青蒲饮14天,中药组服用加味青蒲饮14天,西药组服用三联药物7天。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1月后复查HP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变化、HP检查结果等,进行症状积分及统计学处理。  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西药组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70.8%,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6.7%,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9.2%,三组对比,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有效率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2.三组均有一定的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西药组优于其他两组,中西药组优于中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3.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少于西药组及中西药组。  结论:1.加味青蒲饮对于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方面优于西药,可以单用或者配合PPI使用。2.该方在不良反应方面明显少于西药。3.该方有一定的根除幽门螺杆菌作用,但其根除尚低,不能完全取代西药,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比单用中药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5.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湿热,运化失常所致,清热解毒燥湿法应该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
其他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常常是许多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运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替代心梗后
历年来,我省在小麦生育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发生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我县从1980—1982年连续三年大面积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