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旂、断桥热液区成矿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的龙旂(49.6°E)、断桥(50.5°E)热液区是典型的超慢速洋中脊环境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区,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和科研价值。本文以龙旂、断桥热液区玄武岩、硫化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展开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原位地球化学研究(EPMA、LA-ICPMS),探讨研究区成矿特征、元素富集规律、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重要成矿过程。研究表明,龙旂、断桥热液区基底围岩为镁铁质玄武岩,有富Pb特征;龙旂热液区硫化物成矿阶段为(1)胶状黄铁矿Py 1+白铁矿→自形黄铁矿Py 2,(2)等轴方黄铜矿(±出溶黄铜矿)+磁黄铁矿→粗粒黄铜矿Ccp 1,(3)闪锌矿+细粒黄铜矿Ccp 2→他形粒装黄铁矿Py 3±白铁矿;断桥热液区硫化物成矿阶段为(1)自形黄铁矿Py 1’→粗粒黄铜矿Ccp 1’;(2)闪锌矿→细粒黄铜矿Ccp 2’+微粒黄铜矿Ccp 2’’→硅质胶结他形黄铁矿Py 2’+白铁矿。两区闪锌矿内部的黄铜矿微粒成因机制分别为共沉淀和交代成因;研究区块状硫化物主要为富Fe型硫化物,整体上龙旂热液区硫化物相对富集Zn、Au、Ag、Cd、Sn,断桥热液区硫化物相对富集Cu、Pb、Si、Ca。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龙旂热液区黄铁矿相对富集Co、Ag,而断桥热液区黄铁矿相对富集Cu、Zn;此外,研究区自形黄铁矿相对富集Se、Co,胶状、他形黄铁矿富集Tl、V、Mn、As。龙旂热液区闪锌矿相对富集Mn、Co、Se、Cd、Ga、In、Sn,断桥热液区闪锌矿相对富集Cu、Ge、As、Ag、Sb。两区黄铜矿中主要微量元素为Zn、Se、Ag。对比分析不同成矿背景、矿床成因类型的黄铁矿、闪锌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闪锌矿矿物中Co、Ni、Sn、Ga、Ag、Sb、As、Ge等多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明显受控于成矿构造背景和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表明,龙旂热液区流体比断桥热液区流体具有更高的温度和相对低的?O2、?S2条件;两区硫化物中Zn、Pb分布特征可能与带状提纯作用和热液淋滤围岩过程有关。
其他文献
足迹遍及中国30多个城市,走访黄埔老人及黄埔后人亲友500多人,王功彬,一个为中国抗战史为抗战老兵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长达7年的寻访之路  2015年清明节的前一天,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国民党上校军官田培桂的儿子、76岁的田永泰老人携夫人由天津回故乡山东枣庄扫墓,人还在路上便电话相约王功彬见面。此时,王功彬正在台儿庄区马兰屯镇陇子村,采访同是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孙晋慈的后人。田永泰老人对于王功
在对抗震救灾和科学重建中科技作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防灾减灾科技赈灾体系的设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一模式五机制”的科技赈灾体系,指出建立良好的科技赈灾体系是
根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GDP突破99万亿,金融业增加值为77,077亿元,较上年增长7.2%,占GDP比重为7.8%。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得以高速发展。在我国当下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业务的开展也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发生。
本文是以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散文作品《生之绚烂,死之静美》为原文进行的中文翻译实践报告。该散文作品由5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下分为若干篇,且均独立成篇,共计47篇。本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