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8月28日,金秀瑶民自治区人民政府借鉴瑶族传统石牌制的影响力,通过召开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协商的方式订立《大瑶山团结公约》,取消了长毛瑶封建土地垄断特权,解决了大瑶山各民族间、瑶族内部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纠纷,促进了大瑶山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使大瑶山社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选题主要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论,结合民族学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文献收集方法,以《大瑶山团结公约》为研究对象,叙述了石牌统治下的大瑶山社会历史状况,研究了长毛瑶与过山瑶生产生活资料占有差异关系的根源。从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理论依据以及过山瑶对山林土地的渴望等方面去揭示了《大瑶山团结公约》形成的条件,分析了《大瑶山团结公约》执行情况及其缺陷,比较了《大瑶山团结公约》与传统石牌律的异同,阐明了《大瑶山团结公约》的特点。论述了《大瑶山团结公约》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得出了《大瑶山团结公约》用民族形式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为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工作提供一个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