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广州市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心理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干预对策,为广州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提供意见支持。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自2019年6月到2019年10月,从广州市天河区16个社区居委中随机抽取东圃、西湖、天雅、龙口、西岸、沙美、东岸、广氮、旭景、车陂北10个社区居委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街道随机抽取13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被调查对象。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意识不清、交流障碍等高血压患者予以剔除。理论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高血压和社区健康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实践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体格检查法、实验室检查法,实地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态度、行为、心理等几部分内容,分析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广州市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总体较好,知识得分高于态度和行为得分。知识得分方面,高血压患者得分最低的题目为“高血压的用药方法是每天坚持服药”知晓率为58.5%;高血压影响因素知识方面,知晓率最低的题目为“感染”,知晓率为41.6%;高血压生活干预知识方面,知晓率最低的题目为“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知晓率为85.3%高血压患者态度得分方面,正确率最低的条目为“按照医嘱规律的服用降压药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正确率为64.1%,得分为0.64±0.48。高血压健康管理行为得分方面,得分较低的题目为吸烟和饮酒的频率,得分为2.38±1.56、2.87±1.68。广州市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知识得分为(13.70±1.89),高血压态度得分为(4.03± 1.14),高血压行为得分为(21.03± 1.52)。患病时间对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仅对高血压患者态度得分有影响;是否有并发症仅是高血压患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否和子女一起居住、是否有并发症、服药种类对高血压患者态度、行为得分有影响。在调查的1268名高血压患者中,调查对象血压整体控制率相对较低,控制率为45.50%。总人数为577人,其中男性血压控制人数有284人(占22.4%),女性血压控制人数为293人(占27.5%。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是否有家族遗传史、是否和子女一起居住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家族遗传史是高血压控制率的危险因素。无家族遗传史(OR=2.181,95%CI:1.138~4.181)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要优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自己居住或与老伴一起居住的高血压患者(OR=4.325,95%CI:2.325~8.044)血压控制率要优于与子女一起居住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高血压患者心理抑郁量表得分为45.98±7.38,平均得分小于53分,整体来看调查对象心理抑郁状态为无抑郁状态。但调查患者中也有小部分为轻、中度抑郁患者,要防止高血压患者抑郁倾向,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减少高血压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依据单因素和多元有序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患病时间、用药种类是高血压患者心理抑郁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广州市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总体较好,但与总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针对居民知晓率低、认知错误、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开展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最终达到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统一。未与子女居住的高血压患者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上要优于与子女居住的高血压患者。社区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建立高血压同伴支持网,社区的医护人员、高血压患者之间及患者亲属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监督和指导,积极引导和支持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广州市天河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相对较低。建议加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从而提高血压控住率。从高血压患者心理抑郁量表分析结果来看,高血压患者整体心理健康,但部分患者也存在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者应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正确的治疗,从而提高血压控制率。家属可以给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摆脱孤独感,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引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最终预防和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