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论述以及处方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古今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取穴特点异同所反映的古今治疗抑郁障碍的思路演变,从而为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为研究范围,使用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结合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手工筛选本课题使用的文献。使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收集、整理古今文献中对于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论述和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古今医家治疗抑郁障碍取穴特点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体现在古今医家在运用针灸疗法对抑郁障碍进行治疗时均十分重视特定穴的应用。不同点体现在常用穴、取用穴位在十四经的分布情况、取用穴位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以及针灸操作方法四个方面。古代医家应用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常用穴为大陵、神门、心俞及百会,现代医家则为百会、印堂、三阴交及神门。古代治疗抑郁障碍多取用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现代医家选用穴位次数出现最频繁的是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古今医家治疗抑郁障碍选穴均集中在四肢部,现代医家除了多在四肢部取穴以外,还多取头项部的穴位。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古今文献中论述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提取取穴特点相关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初步归纳古今治疗抑郁障碍的取穴特点之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古今治疗抑郁障碍的思路变化,发现明显的不同是现代医家取用督脉穴位较古代医家显著增多,试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脑主神明理论的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