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试图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筛查手段,并筛选到有助于确定具有宫颈癌风险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 TERC基因和c-MYC基因的扩增情况,以及检测CDH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探讨与评估它们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别检测了宫颈正常、宫颈良性病变、CIN1、CIN2、CIN3和宫颈癌六类对象的宫颈上皮脱落细胞的h TERC基因和c-MYC基因的扩增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MS-HRM)检测宫颈良性病变、CIN1、CIN2、CIN3和宫颈癌五类对象的宫颈石蜡包埋组织细胞的CDH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实验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及ROC曲线分析,判断这些检查指标的筛查效果。结果:1、h TERC基因筛查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效果的AUC值均大于0.8,表明h TERC基因能较好地筛查各级宫颈病变。例如:当h 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4时,筛查CIN1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57.01%,特异性为90.62%;当h 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14时,筛查CIN2以上的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71.15%,特异性为84.87%。2、与h TERC基因相比,c-MYC基因只有筛查CIN3以上宫颈病变的AUC值大于0.8,但筛查其他几个级别宫颈病变的AUC值也在0.7以上。当c-MYC基因异常扩增率>6时,筛查CIN2以上的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84.03%。当c-MYC基因异常扩增率>10时,能较好地筛查CIN3以上的宫颈病变,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76.77%。3、筛查良性病变以上的宫颈病变时,细胞学检测优于基因检测。筛查>CIN1的宫颈病变时,h TERC基因与细胞学诊断的筛查效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细胞学诊断的筛查效果优于c-MYC基因的筛查效果。在筛查>CIN2的宫颈病变或筛查>CIN3的宫颈病变时,它们的筛查效果相同,无显著性差异。4、筛查≥CIN2的宫颈病变时,两基因联合检测能提高筛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两基因联合细胞学诊断主要提高筛查的特异度,灵敏度变化不大。筛查≥CIN3的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时,各种联合检测并不能明显提高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5、良性病变组织中也可以检测到CDH13启动子甲基化,CDH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筛查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AUC值均0.58左右,筛查效果差。结论:h TERC基因及c-MYC基因可能是用于检测宫颈病变和癌变的有用的标志物。CDH13甲基化检测能否作为一个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还有待商榷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