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3株分离于内蒙古西部锦鸡儿的根瘤菌进行了四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采用蛭石-土壤回接试验进行了高效根瘤菌菌株的筛选。以此确定了一株抗逆性好、促生作用大的根瘤菌菌株。 对锦鸡儿根瘤菌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表明1)菌株2-S1的耐盐效果最好,可在盐浓度为2%的培养基上生长,菌株5-9及DK44耐盐浓度均为1%。2)菌株2-S1和5-9的耐酸碱范围较大,可在PH=6.0-10.0的培养基上生长;菌株DK44的耐酸碱性较差,只能在PH=7.0-9.0的培养基上生长;菌株2-S1在PH=7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株5-9和DK44在PH=8.0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3)在供试12种碳源中,除了木糖、琥珀酸、柠檬酸钠和D-果糖外,其余8中碳源均能被三株根瘤菌利用;柠檬酸钠是唯一均不能被3株菌株所利用的碳源;菌株5-9能充分利用7种碳源,碳源利用范围最广;菌株2-S1可在4种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菌株DK44利用碳源能力最差,只能充分利用甘露醇和半乳糖。4)唯一氮源利用结果显示,除菌株DK44不能利用(NH4)2SO4外,其余11种参试氮源均能被三株菌株所利用;三株菌株利用有机氮源的能力均高于无机氮源;菌株5-9利用氮源的能力最强,可较好的利用7种氮源;菌株2-S1在4种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株DK44仅可在3种氮源上充分生长,利用氮源范围最小。 初步的盆栽筛选结果表明接种各菌株的锦鸡儿植株在结瘤固氮及各项生育特征上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1)三株菌株均有显著的结瘤效果,其中菌株5-9的结瘤效果最好,根瘤较多且较大,结瘤率达100%。2)通过对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全氮量等生育特征的测定表明,接种菌株5-9的植株各项生育特征均表现最佳,且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菌株2-S1可显著性提高锦鸡儿的株高、根长、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接种菌株DK44的锦鸡儿在株高、地上生物量及植株全氮量等生育指标上显著高于对照。3)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根瘤菌对锦鸡儿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地下部分;根瘤鲜重与植株全氮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4;根瘤鲜重与叶绿素含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0.711,存在中强正相关关系,这客观反映出根瘤菌可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 菌株5-9的促生效果最显著,同时可以忍耐PH=6.0-10.0的酸碱度水平以及有着较为广泛的碳、氮源利用能力,因此,初步筛选表明:菌株5-9可作为后期田间试验的测试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