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目前整形外科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治疗手段。自体脂肪具有零排斥,来源丰,易获取,价格低且安全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面部年轻化和体表软组织凹陷的一种非常理想的填充材料。但是,临床预后体积保持率的不确定性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既往有关文献研究的结果与结论也尚未统一。本研究是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静置法、离心法和棉纱布过滤法的优点和缺点,制作出一种过滤材料,为临床纯化处理颗粒脂肪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1、通过熔喷和纺粘工艺将聚丙烯颗粒制作成纤维直径细,孔径小的SMS(纺粘-熔喷-纺粘)非织造纤维膜,经水处理剂吸附固着成膜法亲水改性,制作出包括SMS非织造布、热风导流层,SAF(超吸水纤维)芯吸层和底层的聚丙烯SMS非织造布滤垫。对SMS非织造纤维层进行基本性能的测试。2、根据国家现有的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的GB/T16886系列标准,对SMS非织造纤维膜进行生物相容性的初步评价,包括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和浸提法)、皮内刺激试验、热原试验等。3、采用CCK-8测定吸光度值法绘制细胞增殖-毒性生长曲线,应用Muse细胞分析仪测定材料对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将ASCs在SMS非织造纤维膜上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4、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在单位时间内的纯化效率/效力和不同持续时间内的纯化效率/效力;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对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影响;鉴定棉纱布过滤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是否混有棉纤维;不同纯化方法获取脂肪组织中含SVF数量和活细胞比例的比较;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比较SMS非织造布滤垫组和棉纱布滤垫组获取的SVF中间充质干细胞百分比。比较材料滤垫法和棉纱布滤垫法在体内实验中局部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1、通过熔喷-纺粘工艺制得了 SMS非织造纤维面层,其熔喷纤维直径只有1um,过滤的平均孔径是15.1um,表面粗糙度为2.290um(棉纱布为16.845um),亲水改性后接触角为46.20°,液体穿透时间为4.15秒。并制得了 SMS非织造布滤垫。2、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和浸提法)、皮内刺激试验、热原试验均提示SMS非织造纤维膜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ASCs与材料共培养后,细胞生长呈近似“S”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细胞在材料上培养后,发现细胞并未在材料表面生长。Muse细胞分析仪也未发现材料对细胞有促凋亡作用。4、处理相同时间(3min)纯化效率:离心组(67.1 ±2.18)%>SMS10材料滤垫组(53±2.21)%>棉纱布滤垫组(47.8±1.13)%,纯化效力:SMS10材料滤垫组(86.4±1.58)%>棉纱布滤垫组(79.3±1.62)%>离心组(70.4±2.07)%;处理不同时间(1min,2min,3min)纯化效力:材料滤垫组,1分钟(83.2±1.10)%<2 分钟(86.4±1.67)%<3 分钟(87.2±1.10)%,其中,持续 1 分钟和 2分钟的纯化效力有统计学差异,p<0.01,持续2分钟和3分钟的纯化效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棉纱布滤垫组,1分钟(81.2± 1.10)%<2分钟时(83.2±1.10)%<3分钟时(86.0±1.41)%,其中,持续1分钟和2分钟的纯化效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2分钟和3分钟纯化效力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纯化方法获取的脂肪细胞在形态和数目比较上无明显差异。随机选取经棉纱布滤垫处理过的脂肪组织切片中的深染组织,未发现混有棉纤维。不同纯化方法获取的脂肪组织中含SVF细胞数目比较:材料滤垫组>棉纱布滤垫组>离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活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纯化处理后的脂肪组织中所含的间充质干细胞数目:材料滤垫组>棉纱布滤垫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提示:材料滤垫组和棉纱布滤垫组的移植脂肪在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的浓度和周脂素蛋白免疫染色无明显差异。且形态上观察,12周后,脂肪组织的平均空泡直径要小于对照组,虽然单位面积上平均空泡数量没有差别。结论1、本实验通过纺粘-熔喷技术获得了预期的SMS10非织造纤维膜,经过亲水处理制作出了符合临床需求的复合层滤垫。2、根据国家目前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的GB/T16886系列标准,SMS10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3、亲水改性后SMS10材料未发现对细胞的增殖及生长有毒性影响,也未发现材料对细胞有促凋亡作用。4、SMS10材料滤垫法的纯化效力要高于棉纱布滤垫法且能获得较多的SVF数量,理论上有利于移植后脂肪组织的存活;棉纱布滤垫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未发现掺杂有棉纤维。与棉纱布滤垫法相比,材料滤垫法并未增加脂肪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