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条件下水射流破岩效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人们把对能源需求的目光投向了海底。由于海底压力的变化、工作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当人们对煤、石油、金属结核矿物等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时,运用传统的开采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一种安全、高效率、无污染的海底能源开采技术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水射流开采技术具有无污染、无热反应区、反作用小、钻孔效率高等优点,如今已被应用到海洋工程。目前淹没水射流的破岩机理尚不清晰,且影响因素众多,加上岩石材料的透明性差,人们很难观察和捕捉到水射流冲击岩石时岩石内部应力应变及其他相关信息,因此深入研究淹没水射流的破岩效率及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取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射流参数对破岩效率的影响及岩石在水射流冲击下其内部结构的变形状况,得到了以下有益的结论:(1)运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采用罚函数耦合方式实现射流与岩石的耦合,从而建立了淹没条件水射流破岩的数值计算模型。(2)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加,冲蚀深度随之迅速增加,但对冲蚀孔径影响较小。当射流速度大于500m/s时,冲蚀深度不再随射流速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是逐渐趋于稳定。因此,从最佳经济效益考虑,500m/s的破岩速度最佳。(3)随着靶距的增大,岩石的冲蚀深度迅速减小,但冲蚀孔径有一定程度增大,在冲蚀深度与冲蚀孔径的变化上均未出现最优靶距,但冲蚀体积存在最优靶距,最优靶距为5mm。同时模拟得出不同靶距下的最低破岩速度,当达到最低破岩速度后,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加,冲蚀深度的增加分为2个阶段。(4)随着射流直径的增加,岩石的冲蚀深度几乎不变,但冲蚀孔径迅速增大,增大趋势呈线性增长。且射流直径对冲蚀孔径的影响大于靶距的影响。(5)在水射流与岩石刚接触的瞬间,最大塑性应变区域出现在水射流与岩石接触部位的边缘处,该区域最先发生破坏。岩石沿轴向及径向的塑性应变随着射流速度及直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岩石沿轴向的塑性应变高于径向的塑性应变,且岩石的变形过程分为压密、稳定变形及卸载3个阶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无症状血栓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为血栓早期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肿瘤中心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肿瘤患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在骨科损伤中非常常见,属于致残率相对比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脊髓损伤之所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由于其三大特点:发生率高、致
目的探讨GFP(绿色荧光蛋白)阳性大鼠胚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获取,并对所获取细胞进行相关鉴定,为第二步实验提供实验细胞基础。方法显微解剖分离
随着商业化运作成为我国电视媒体的主导运营模式,电视机构的经济收益高度依赖商业广告,“收视率至上”成为我国电视媒体的主导逻辑,这导致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及中
多年来,孩子们每到作文课总是“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苦于“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对于这个难题,我一直苦苦思索并开展了实验。
目的:探究不同扩张容量、扩张器个数、扩张部位与扩张器埋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及处理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对我科2011年~2012年间所行
根据景观设计内容,构建评价体系时突出景观的功能、环境和美学3特点,注重道路的内部协调性、外部环境协调性和整体美学评价. 评价时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将道路景观评价中一些
目的:评估迷你眶颧入路对颅底结构的暴露情况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解剖学研究中,对5例10侧尸颅进行翼点入路、迷你眶颧入路、额颞眶颧入路操作,在无脑压板牵拉情况下测量各入路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睡眠紊乱的情况,探讨穴位电针在防治术后睡眠紊乱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年龄22-59岁,平均37岁,ASA分
深水气井测试求产过程中,预防与控制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堵塞对于保障测试安全至关重要。为此,通过分析不同测试条件下的井筒温压场分布,应用水合物生成—沉积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