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侠产生于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他们是一群广结宾客、不顾个人利益急人所难的人,也是由此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身强大力量的人。他们有着自身的发展变迁过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从萌芽到成熟,终于成为一种强大的民间力量。游侠出现于乱世,成长于纷争,在西汉初年,终到鼎盛。当时社会制度草创而不健全,西汉早期以“黄老无为”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对地方早已存在的秩序干预甚微。而且当时封国林立,人才选拔制度亦不健全,游侠中很多人不得不投身于地方势力,效法春秋、战国时早期游侠的所作所为。国家政权对地方上的控制力不够,地方秩序还是要依赖原已存在的权威来维护。游侠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纵横捭阖,留下了自己绚丽的身影。不过宛若流星,虽灿烂非常,却也短暂易逝。汉初的休养生息集聚了后世改革所需的能量,政府不满现状,社会局势的变动无法避免。西汉中后期,“黄老无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政府强调政令一统,儒家思想取而代之。封国的逐步被取消,人才选拔制度的健全,也让游侠重新考虑自身的出路,投身于国家体制之内不失为上策。国家对地方上的控制力逐渐增强,游侠的生存空间则一步步被挤压,直至衰落。作为代表民间传统势力的“三老”他们的权力大小与国家对地方上控制力的强弱正好相反。因此,本文选择这一角度来侧面论述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情况,即是游侠的生存环境。游侠的性格有着两面性,一方面以其不图回报、敢为人先的游侠精神帮助平民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任张声势、目无法纪,常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第一个性格特点使他们在地方上获得平民支持,影响日甚,与政府的权威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成为政府在地方上控制力不够时的一种平衡因素。第二个性格特点则对地方秩序影响恶劣,破坏了国家法制以及平民的正常生活。对于国家而言,游侠不论是作为国家实力不足时的补充,亦或是作为对抗性因素而存在,都会对其进行打击,绝不会放任如此有影响力的群体在国家体制之外存活,对其进行打击取决于国家实力是否足以采取行动。所以随着国家机器发展完善,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增强,游侠群体难逃被打击的命运。不过,政治实体逐渐消失的同时,“侠”的文化精神却得以传承。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阐述了整个西汉时期的政治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来论述国家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弱与游侠兴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