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心脏的计算机仿真及其分布式软件架构的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电正问题和逆问题的研究中,心电仿真模型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一方面,心电正问题研究者不断将新的心脏生理物理知识用于建立心脏模型,以求获得理想的输出结果;另一方面,心电逆问题工作者希望能获得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心脏电模型,以便于他们用于获得各种病理心脏输出的特征知识。正因为心电仿真起了这么一个特殊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精确的、尽可能与真实情况相符合的心电模型成了许多心电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以往的心电研究者为了提高心电模型的仿真精度,要么采用更加精细的心肌单元划分、更加复杂精确的兴奋仿真算法和兴奋步长;要么考虑电兴奋传播和人体躯干的各向异性、考虑肺等人体器官存在造成的影响等。这些工作的确都有效提高了心电仿真的精度,但是,最终心脏模型本身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 应该看到,心脏是个集电生理学、动力学、血液流体力学以及神经、生化控制等于一身的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心电模型,就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单纯狭义的心电领域内,尽管它仿真的只是心电现象。由于心脏电生理、动力学等各相关学科具有的固有的复杂性,再加上受到计算机内存和运算速度的制约,使得构造复合型心脏模型的研究长期停滞不前。近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心脏动力学研究的日趋成熟,再加上Tagged MRJ等先进标测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学-动力学复合心脏的建模仿真成为可能。本文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十多年心电建模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针对传统心电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收缩舒张运动从而给其输出造成误差的这一难以克服的弊端,本文尝试建立起能反映心脏真实运动的跳动心脏模型。首先重构了传统静态电学心脏的结构使之能反应动力学特色,在动力学成像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用力学形变数据去修正电学心脏模型中心室收缩期每时刻心偶极子坐标位置的变化,从而首次在国际上构造了初步的电学-动力学复合心脏模型——跳动心脏模型。在新的电学-动力学心脏模型基础上,展开了正常心脏和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对比仿真研究,验证了动力学因素对于构建精确心电模型的重要性。此外,针对现代心电仿真软件的日益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利用最新的分布式软件技术,重新设计了心电模型使之具有了能适应这一趋势的关键特征,为今后国际范围内心电软件构造的标准化以及分工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分析总结了电学心脏的研究进展和方法论,讨论了这些研究工作的意义 和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所有的这些研究方法,都没有脱离出“静态” 心脏模型的范畴,在本质上始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 ●分析总结了心脏力学的研究进展和方法论,讨论了几种力学成像技术的 优点和不足;在用有限元(FEM)方法构建的左心室(LV)力学心脏模型的 基础上,研究了电学心脏的输出兴奋时序作为力学心脏的输入,对于力 学心脏模型的重要意义,运用该兴奋时序数据作为力学仿真的兴奋力载 荷,得到了心脏的力学形变数据。 ●在对电学心脏模型和动力学心脏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重构了传统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电学心脏模型,使之在结构上能体现出动力学特征。利用力学成像数据 建立了跳动心脏的初步模型:然后使用了电学心脏模型产生的兴奋时序 作为力学心脏模型的载荷输入,通过FEM力学心脏模型仿真运算得到的 输出形变数据,来修正电学心脏模型的等效偶极子在心动周期每一时刻 的坐标位置的变化。这样,首次成功将动力学因素引入了电学心脏模型, 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学-动力学复合心脏模型——跳动心脏模型;最 后,通过将成像法和力学仿真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 .在得到跳动心脏模型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各个力学形变因素对于心电模_型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长轴收缩是作用最显著的叼 一’“”—””一’”’—”一”””-’-””—-””一’”一—一’.”二”——一厂二 形变因素,决定了跳动心脏输出的基本框架;心尖扭曲具有修正T波形 状的功效。这两者共同决定了跳动心脏的输出特征,是力学形变中最起 作用的因素。 .在新的跳动心脏模型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常规心脏和病态心脏的心电 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新的模型对于常规心脏的心电图(ECGX 体 表电位图①SPM贿比原有的电学心脏模型更能体现出完整的心电信 息,尤其在体现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的T波和BSPM图的ST段时刻上;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软骨组织工程真正走向临床仍有大量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软骨支架用生物材料研究相对薄弱是限制软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以性能稳定、类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材料构建组
如何运用护理伦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好与患儿及家长的关系,顺利实施护理工作,对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分析实习护士在儿科临床实习中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了加强伦
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医学图像刚性配准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仍然存在不足急需改进,才
组织工程多孔生物支架作为种植细胞的场所和组织再生的模板,是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理想的多孔生物支架必须具备,高孔隙率、内部
90年代初,基于单弛豫时间近似的晶格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简写为LBM)被提了出来,该方法具有相互作用的完全局域性-适合于并行计算、边界条件易于施加、易于编
为了解决壳聚糖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内降解速率调控与匹配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一条新的思路,引入了一个“自调控”的概念。所谓“自调控”就是材料自身能够调节控制材料的降解
网格划分是进行有限元分析建模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了ANSYS建模中网格划分的主要步骤、方法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针对机翼翼盒的特殊结构,为实现装配要求,提出芯板和蒙皮相黏
通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富蕴县耕地土壤进行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富蕴县一、二、三级耕地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70.26%,绝大部分耕地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生产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