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继基因组学研究后的生命科学发展的又一个研究热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直接影响着生命活动的变化,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而真正发挥功能的蛋白要经过转录后加工、翻译调控以及翻译后加工等许多步骤和调控才能形成,因而对蛋白质的直接研究才能真实的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但是目前研究蛋白质的手段和方法还没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寻找有效、快捷的蛋白分析技术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给蛋白组学研究带来新思路。蛋白组学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或病理状态下蛋白水平的量变,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化的抗体芯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具,它也是蛋白芯片中发展最快,在技术上已日益成熟。这些抗体芯片有的已经在向临床应用上发展,比如肿瘤标志物抗体芯片等,多数则用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课题是本结合实验室在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优势和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合作,主要负责抗体芯片开发工作中抗体制备工作,包括质粒的构建、表达、纯化以及抗体制备,主要制备的是针对信号转导中通路蛋白的抗体,包括PAK1、RhoA、Rac1、MEK1、Rho-GAP、SH3(2)-NCK、SH2(2)-PLC、C-SRC等(注释见附录)。首先制备了抗GB1-VFT(γ-氨基丁酸受体B第一亚型配体结合区)的卵黄抗体IgG(简称IgY),由于卵黄抗体芯片检测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特异性好,效价高且稳定性强的二抗,因此也制备了针对IgY的Fc端的单克隆抗体,并用HRP标记制备了二抗。基本上建立了抗体芯片研究的初步平台—抗体平台,包括鸡卵黄抗体和小鼠单克隆抗体平台,为后续的抗体芯片的制备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同时制备的抗GB1-VFT的抗体也为本实验室在GPCR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帮助。卵黄抗体制备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有待后续工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