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是一个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部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环境保护科学化、法制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实施以来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形式—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环境因素纳入进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并从决策的源头控制战略实施后产生的不利影响。它是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达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不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简单累加,或具体分析的总和,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且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评价范围之广,意义之深,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远远无法比拟的。相较于具体建设项目,政府的宏观战略决策产生的不利环境后果后是很难处理的。所以为了防止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对决策者的宏观战略决策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如计划、规划、和法律等。对我国来讲,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当前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只涉及到了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处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低层次。而且随着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索和开展的逐步加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在理论基础、技术体系、管理标准与实施有效性等要素上的问题日益突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深入挖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保障环境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较好的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在现实背景下梳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法律中的法律规定,运用对比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分析,从实例中进行经验总结,从立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借鉴。力求全方位地看待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情况,突破发展瓶颈,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运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其存在的意义。文章首先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产生背景以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对代表性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模式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力求找到能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所用的先进经验。接下来在对各国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相关法律条款为基准,从法律法规有效性、决策机制合理性、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出发,尽可能完备地诊断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最后则在对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明确评价范围、扩充评价内容、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参与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