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利用超声能量非创伤性治疗肿瘤一直是业界追求的目标。近年,针对微泡超声空化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微泡空化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微泡的药物载体作用和超声空化增强作用两方面。微泡超声空化不仅能导致局部组织通透性增高,而且能增强药物传递和渗透,具有非创伤性治疗肿瘤的潜力。已知阴离子脂膜微泡表面带有负电荷,在循环中通过补体C3b介导的免疫粘附更容易粘附滞留于微血管壁,数量比中性微泡高10倍。这样,在超声空化时阴离子微泡与微血管壁的距离可能较中性微泡更贴近,空化发生时容易产生更显著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设想,利用阴离子脂膜微泡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备成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利用阴离子微泡的血管内皮粘附能力联合超声空化,在损伤肿瘤微血管内皮同时释放凝血酶原复合物,促进局部微循环血栓形成,栓塞阻断肿瘤微循环,从而达到非创伤性治疗肿瘤的目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制备阴离子脂膜微泡并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是前期的必要工作。目的:首先,探讨通过改变脂质配方、增加负电荷脂质成分,增强脂膜微泡表面负电荷的可能性;其次,对制备的阴离子微泡进行理化检测,包括:微泡表面电位、浓度、粒径等;第三,阴离子脂膜微泡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尝试,采用直接连接法和亲和素-生物素法,并对该微泡的理化性质、凝血酶原复合物与微泡的结合情况、稳定性及所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凝血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1.阴离子脂膜微泡的制备:通过改变配方中脂质成分比例以及聚乙二醇(PEG)的用量设计三种配方:配方1以中性磷脂为主,负电荷磷脂少,PEG为支架物质;配方2以负电荷磷脂为主,中性磷脂少,PEG为支架物质;配方3以负电荷磷脂为主,中性磷脂少,以甘露醇为支架物质替代PEG。机械振荡法制备三种配方微泡后,观察微泡形态、大小,并测定其浓度、表面电位、PH值、粒径及分布。2.阴离子脂膜微泡与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连接1)直接连接法:①制备结合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