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设置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核心,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不仅直接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工作领域和学习范围,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得到了职业教育学界的重点关注。然而,专业设置的评价研究却长期游离于主流视线之外,一些高职院校为吸引生源,盲目设置一批热门且教育投入较低的专业,引发了一系列乱象。无论从理论到实践,评价研究的目的从来都不应该是判断和奖惩,而是改进和激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价的取向应当朝着对专业设置的质量进行价值判定的初衷回归。因而,本研究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试图改进专业设置评价的质量,科学引导高职院校管理者做出与专业设置相关的正确决策。尽管部分学者曾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各种评价模型,可是传统评价模型考量维度相对固定,不能满足多元化的社会和大众需求。本研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的专业设置维度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改进,聚焦模型的维度和向量的拓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介绍和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利益相关者的类别,并界定了专业设置评价的评价主体,他们也分别代表了专业设置的四类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其次比较了专业设置评价维度模型理论的不同模型,从模型的演变,取向分类,和开发程序等方面做了介绍,勾勒出本研究拟采用的具体理论框架;再以问卷调查为手段,借鉴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专家意见,对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做了研究调查。由于各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本研究的实证目的仅在于提供专业设置维度评价模型的维度和向量拓展的示范,因此随机选取被试高职院校的1个专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了 169份问卷给该专业的利益相关者代表。以此为基础分析数据,提取有效指标,然后依据拓展后的专业设置维度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指标作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四套正式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均>0.76,效度分析KMO值为0.695,信效度较好,据此确定正式的调查问卷。再次,选取被试专业的四类不同利益相关者,发放正调查问卷,将拓展后的评价指标结合应用于实践,来探讨专业设置维度评价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最后,本研究尝试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分别给出政府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评价问题上的对策建议,对维度评价模型拓展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给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希望打消后续研究者对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专业设置评价研究中使用不同利益相关者评价的顾虑,真正以开放、主动和协作的态度投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价模型的研究,切实保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