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方法,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各个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将相同故事按照类型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各个要素的具体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将《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类型与叙事传统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出异类婚恋叙事故事的深层次内涵。从整体的异类婚恋叙事研究到具体的文本分析,再到特殊的异类婚恋叙事群体,将叙事理论结合叙事个案,具体分析其中的叙事情节结构,最后引出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思考。第一章确定了异类幻化的原型、异类婚恋的特征、异类的角色形象与婚恋产生缘由,进而归纳出两种特殊的异类人物形象与婚恋叙事的关系,阐释了异类人物形象与异类婚恋叙事归类的双重意义。第二章将异类婚恋叙事划分成单元型和多元型。单元型中,按结果划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因恩施报型、因恶惩戒型;按照过程划分成两种类型,婚恋型和艳遇型。各个类型又是交融的,多元型分为因恩施报的婚恋型、因恩施报的艳遇型、因恶惩戒的婚恋型、因恶惩戒的艳遇型。探讨了异类婚恋叙事婚恋关系在各类型故事塑造中的功能以及表现形态。第三章本章是将叙事的时间、空间两个叙述要素分节展开论述,以及探讨它们分别对异类婚恋故事的意义。探析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人物善恶与婚恋的关系,此关系在空间类型的表现形态得出空间承担的功能。第四章通过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分析。挖掘出《聊斋志异》异类婚恋叙事的创作动力。首先,蒲松龄的精神动力。蒲松龄的生存环境以及背景造就了这种动力。其次,作者对《聊斋志异》异类婚恋故事中女性的关注。它们二者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作者的创作心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