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与健康人血清中氨基酸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及140例健康人的17种血清氨基酸的变化水平,通过组间均值比较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效指标,并通过ROC曲线判断其中的诊断价值。测量肾癌组肿瘤标本的体积,分析肾癌组血清氨基酸代谢含量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同时通过组间均值比较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肾癌患者间的差异氨基酸,并运用ROC曲线评价差异氨基酸的诊断价值。结果:(1)与健康人相比,肾癌患者血清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其中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健康人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其中2项血清肿瘤标记物脯氨酸与酪氨酸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877。(3)汉、维两族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除谷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族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的氨基酸为天冬氨酸、甘氨酸及酪氨酸。三种差异氨基酸对应的汉族ROC曲线下面积为0.536、0.812及0.814,对应的维族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0.804及0.876。(4)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苯丙氨酸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1)单项血清氨基酸指标中以酪氨酸的AUCRO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联合检验脯氨酸与酪氨酸可相应的提高对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2)汉族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与维族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之间有差异的的血清氨基酸为天冬氨酸、甘氨酸及酪氨酸。其中两民族均以络氨酸的AUCRO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3)肾癌在其生长过程中与某些特定氨基酸关系密切,这为肾癌的氨基酸失衡处理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肾癌血清氨基酸较之正常人具体变化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其发生机理以及临床特异性标记物的研究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