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良好的表面光洁度、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等特点,从其被研发到如今百年时间内,为世界的工业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普通的不锈钢不具有杀菌能力,这种性能缺陷一方面会导致不锈钢材料因为细菌腐蚀而发生失效,另一方面粘附在不锈钢制品表面的细菌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含银不锈钢被证明具有非常优异的杀菌性能,但是人们对含银不锈钢中银的存在形式以及形成原因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材料的微观组织对材料的宏观行为有直接影响,所以研究含银不锈钢的微观组织,尤其是富银相的行为,对该类材料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04奥氏体不锈钢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所以本论文所使用的样品是以304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的银制备得到的。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细菌浓度的环境中,本论文制备的两种含银304奥氏体不锈钢样品都具有非常好抗菌性能。但是在高细菌浓度的环境中,样品中添加的银含量越高,其抗菌效果越好。本论文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银不会剧烈改变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样品依旧是以奥氏体为主。在样品中存在大量尺寸在微米量级的富银颗粒,这些颗粒被证实主要是由样品制备过程中未能熔融到钢内的银组成的。本论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含银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存在有大量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富银相,富银相具有非常明显的直线边界。本论文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确定了纳米量级的富银相为纯银相。纯银相与基体的衍射斑信息证明了银与奥氏体基体之间存在有一定的位相关系,(111)奥氏体∥(200)银和[110]奥氏体∥[011]银,从而证明了纳米级的纯银相为析出相。最后,本论文采用Becker的理论模型,对样品中已经确定位相关系的银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能进行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