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脂溶性药物阿奇霉素为模型药物,对注射用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建立阿奇霉素含量测定办法,分离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均匀设计以药-脂比、泊洛沙姆F-68量、乳化温度、搅拌速度及乳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化并确定最佳处方,包封率最高为62.32%。   对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7.75±5.00)nm;Zeta电位(-33.73±1.44)mv;pH接近6.7;载药量为10.03%;初步稳定性研究表明,4℃放置1个月稳定性良好,粒径和包封率未见显著变化;考察在不同释放介质(pH7.4磷酸盐缓冲液、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中体外释药过程,药物释放均符合双相动力学过程。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进行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LN完全不同于其物理混合物,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物相,证明了SLN确已形成。   本文在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制成SLN后总体抑菌效果略有增强,对绿脓杆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与游离药物相当,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所增强,对伤寒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更好。   本文建立了液-质联用法测定血清及组织中阿奇霉素含量的方法,适合于大批量生物样本中阿奇霉素含量的测定。采用此法测定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小鼠各组织中阿奇霉素浓度,比较了阿奇霉素溶液和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动学参数和主要脏器药物分布量的改变,为阿奇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治疗网状内皮系统细菌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不同前负荷下大鼠胸主动脉静息张力及氯化钾(KCl)、苯肾上腺素(Phe)所致收缩的影响;观察牛磺酸的直接舒血管作用及对乙酰胆碱(Ach)所致舒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方法,用PowerLab 系统记录胸主动脉张力的变化。结果:1. Tau(10、20、40mmol/L)非浓度依赖性的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静息张力,其收缩幅度随前负荷(0.5g-4.0g)的增
番荔枝科植物中的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成分。以往对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已知物的全合成上,而对其半合成与结构
为了明确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的显微特征,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测定穿龙薯蓣地上部分薯蓣皂苷元的有无,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穿龙薯蓣药用植物资
第一部分新型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EPLE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结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尽管早期结直肠癌通过外科切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远端转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总多糖成分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十全大补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体外实验:提取十全大补汤总多糖,制备大鼠含药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