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遥感是长时序大尺度陆表变化监测的唯一手段,但受云、气溶胶、观测几何以及传感器故障等因素的影响,遥感时间序列存在不连续性和噪声。数据质量与完整性问题制约了其对陆表变化的分析能力。本文以MODIS叶面积指数(LAI)产品为例,探索高质量遥感时间序列重建方法,同时基于MODIS时间序列分析松嫩平原西部典型盐碱化草地变化特征,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针对异质景观下基于生态系统物候关联插值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面向异质景观(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的增强生态系统插值算法(EEDTI)。EEDTI增强了物候关联的量化和筛选过程以及参考信息的利用机制,显著提高了异质草地MODIS LAI时间序列的插值精度,尤其是较长数据缺失间隔的插值。数据缺失60-70%时其插值精度R~2仍能达到0.9左右,NRMSE在0.2左右。(2)在EEDTI基础上发展了耦合时空约束插值与静态小波变换的时间序列重建方法。插值过程集成了局部时序特征、空间物候关联和气候曲线信息,通过耦合静态小波变换减弱误差累积并实现时间序列平滑。从插值角度,耦合算法优化了时空信息利用机制,对不同陆表场景,其较EEDTI更具普适性。(3)基于MODIS LAI时间序列分析了近十几年松嫩草地物候时空变化。松嫩草地返青、休眠和生长季长度的空间格局主要受草地盐碱化格局的影响。年际变化上,在降水增多驱动下,生长季LAI峰值时间呈提前趋势。通过将生长季分段分析更加明确了草地秋季物候的影响因素。较多的春夏降水通常会促使草地更早达到峰值,进而导致草地休眠的提前。(4)协同MODIS EVI与NDWI分析了2000-2017年松嫩草地变化趋势。在降水增多和人类干扰减弱的背景下,松嫩草地约56%区域EVI显著上升。基于EVI与NDWI对陆表状态不同的响应机理和草地盐碱化及恢复的生态过程,发现了多样的草地恢复模式。EVI显著下降的区域仅为2%。不显著的EVI趋势集中分布在人工干预明显的吉林省镇赉县,但其EVI趋势仍表现出对局部地形的依赖性,即地势越低洼其上升趋势越不显著甚至下降,这可能与自然积盐和盐碱化较严重区域人工干预的负面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