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Tc-MDP抑制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效应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c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失明的主要原因,而AMD是发达国家5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AMD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中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目前对A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极其有限。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对免疫炎症组分认识的深入,有学者提出炎症在CNV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炎症在CNV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炎新药99Tc—MDP(商品名:云克)应用于激光诱导的CNV小鼠动物模型,了解99Tc—MDP对CNV的形成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对促进血管生成最重要的细胞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定量研究,并研究不同剂量的99Tc—MDP对视网膜是否具有毒性作用。本课题通过研究抗炎来抑制CNV形成,为有效治疗AMD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第一部分 99Tc—MDP抑制激光诱导的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效应及对VEGF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99Tc—MDP对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否具有抑制效应,并对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VEGF蛋白进行定量检测。 方法:将鼠龄为6-8周大的74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9)、低剂量组(n=19)、中剂量组(n=18)和高剂量组(n=18)。使用倍频Nd:YAG激光光凝建立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激光光凝后每天分别予以腹腔注射99Tc—MDP0.5×10-1μg/kg(低剂量组)、1×10-1μg/kg(中剂量组)、2×10-1μg/kg(高剂量组)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照组)。激光光凝后第7天通过心脏灌注高分子量的FITC-Dextran后摘取眼球,行RPE-脉络膜铺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小鼠CNV的形成情况。使用IPP生物学软件对各实验组的CNV面积进行计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取26只小鼠于激光光凝后第三天摘取眼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实验组RPE—脉络膜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各实验组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如下:生理盐水对照组:9372.37±3670.42μ㎡,低剂量组:6004.47±1880.73μ㎡,中剂量组:3647.86±1865.52μ㎡,高剂量组:3440.67±2473.34μ㎡,呈剂量依赖的抑制效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组对CNV的抑制率达35.93%,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CNV的生成,其抑制百分率分别达到达61.08%和63.29%。各实验组RPE—脉络膜组织VEGF的表达量为(各实验组已平均到每mg总蛋白中VEGF蛋白的含量)生理盐水对照组:107.04±23.22ng/mg总蛋白,低剂量组:78.56±17.23ng/mg总蛋白,中剂量组:69.33±9.06ng/mg总蛋白,高剂量组:60.72±16.37ng/mg总蛋白,各腹腔注药组(低、中、高剂量组)的VEGF表达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腹腔注射99Tc—MDP能够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并抑制CNV的形成。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的99Tc—MDP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毒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99Tc—MDP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是否具有毒性作用。 方法:将鼠龄为6-8周大的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予以腹腔注射99Tc—MDP0.5×10-1μg/kg、1×10-1μg/kg、2×10-1μg/kg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其中2只小鼠眼球用作HE染色组织学切片,观察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是否有改变,另外一只小鼠用于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网膜组织各层的超微结构是否有改变,特别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是否发生形态学的改变,评估不同剂量的99Tc—MDP对视网膜是否具有毒性作用。 结果:比较腹腔注药后四个时间点(3天、7天、14天和28天),HE染色组织切片发现生理盐水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四个实验组的视网膜各层组织完整,未见细胞结构的改变,亦未见各层组织厚度的改变。电镜检查表明视网膜各层的超微结构正常,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内节、外节正常,线粒体、微管等结构清晰。 结论:HE染色组织学切片和透射电镜组织超微结构表明腹腔注射99Tc—MDP有效抑制CNV形成的剂量对视网膜没有毒性作用,是一个有希望用于治疗CNV的相对安全的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脑桥旁正中梗死(PPI)既可以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引起又可以是由小血管病变机制引起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PPI所具有的病因机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
背景100年前,Stubel发现了细胞和组织产生的自发荧光可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1];Policard在1924年报道了关于肿瘤组织的自发荧光是来源于自发荧光基团的研究[2];50年前,有研究描述了嗜酸性粒细胞的自发荧光现象并且提出其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3,4]。然而,由于自发荧光具有荧光强度低、光谱复杂的难测性,限制了其研究的进展。最近,由于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
目的:评价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性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高血压壳核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Kruskal
目的:讨论高能X射线对肺癌骨转移细胞株SPC-A-1BM 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细胞株SPC-A-1BM对于铂类药物出现耐药性的时间点及建立动物模型后ERCC1蛋白表达情况。  方法:将人
目的:观察肝干细胞标志物C-kit、CD90、CD133及EpCAM在合并胆管癌栓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合并胆管癌栓的肝细胞癌与肝干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目的: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两种疾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房颤可诱发心衰的发生并导致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而心衰也是诱发房颤发病的重要因素,并增加治疗难度。两者可以互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