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察学习质量的指标是学业成绩。高校体育院系客观存在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现象,男生的学业成绩落后于女生,该现象没有引起社会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学业成绩性别差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利于体育院系男生提高学习质量,不仅影响到男生的个体发展,也影响到体育院系整体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研究体育院系学生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特征及其成因,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该院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主要内容中选取知识水平评价、道德素质评价、能力评价三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对该差异的成因进行社会学分析,分析显示:[1].体育院系学生在大学场域学习和生活之后,在新的评价体系下,男女学生学业成绩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学业成绩全面落后于女生。[2].在进入大学场域后,女生的惯习保持着较好的连贯性和节奏,适合了大学场域的氛围;男生的惯习与大学场域出现了“不合拍”或“脱节”现象。[3].大学场域中,体育院系男生缺乏危机感、竞争意识、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和生活惯习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倾向,并内化成了个体或群体意识,成为他们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主轴,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不良。[4].大学场域中,体育院系女生由于受到就业压力以及传统分工模式的压制,女生更注重学业成绩,竞争意识较强,对脑力的技术劳动更为谦卑,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良行为较少。